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力资源回流的动力研究——兼论制度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10 15:4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力资源回流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回流主体组成结构不再是农民工这单一的类型,其他群体的回流比例也有所增长。与过去人力资源回流的因素相比,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不同回流主体主要驱动因素的分析,继而构建乡村人力资源回流的动力模型,认为"人"的振兴,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在乡村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后,又吸引了人力资源的回流。乡村振兴程度的高低对人力资源的回流分别有驱动和阻碍的成分,由此就乡村振兴程度的高低提出适宜的应对路径,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动能。
【文章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乡村人力资源回流的动力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地—业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J]. 程明洋,刘彦随,蒋宁. 地理学报. 2019(08)
[2]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市居民的工资变动[J]. 许岩,尹晓,尹希果. 人口与经济. 2019(04)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外来投资重要吗?[J]. 钟真,余镇涛,白迪.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6)
[4]“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 刘祖云,姜姝.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2)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建设应先行[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6]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J]. 邓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7]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 缪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8]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17(12)
[9]劳动力回流与工业经济省际趋同机制研究[J]. 孙巍,刘智超.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10]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机理分析[J]. 张英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03)
硕士论文
[1]人力资源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 李梦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22654
【文章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乡村人力资源回流的动力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地—业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J]. 程明洋,刘彦随,蒋宁. 地理学报. 2019(08)
[2]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市居民的工资变动[J]. 许岩,尹晓,尹希果. 人口与经济. 2019(04)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外来投资重要吗?[J]. 钟真,余镇涛,白迪.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6)
[4]“城归”:乡村振兴中“人的回归”[J]. 刘祖云,姜姝. 农业经济问题. 2019(02)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社会建设应先行[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6]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J]. 邓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7]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 缪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8]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17(12)
[9]劳动力回流与工业经济省际趋同机制研究[J]. 孙巍,刘智超. 经济问题探索. 2017(11)
[10]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机理分析[J]. 张英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03)
硕士论文
[1]人力资源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 李梦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22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22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