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基于博弈论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09 17:27
绩效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之一。文章运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的知识,通过对企业中存在的纵向博弈和横向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博弈的直接影响,针对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建设并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制度的博弈规则的建议,运用约束机制和博弈规则使主管在管理员工中形成有效均衡解,保证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文章来源】:生产力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囚徒困境”博弈
(一)“囚徒困境”的基本构念
(二)在绩效管理中运用“囚徒困境”的解释
(三)在绩效考评中运用“囚徒博弈”的解释
1. 绩效考评在“囚徒博弈”架构下的总体假设。
2. 同级博弈的收益解释。
3. 异级博弈的收益解释。
4. 相关建议。
二、绩效考核评价的静态博弈分析
(一)绩效考核评价的静态博弈的其他情况
1.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
2. 主管与下属之间的博弈。
3. 核心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博弈。
(二)相应对策分析
1. 股东与经理人博弈的方法对策。
2. 主管与下属博弈的方法对策。
3. 核心员工与一般员工博弈的方法对策。
三、绩效考核评价的动态博弈分析
(一)动态博弈模型简介
(二)在绩效管理中动态博弈的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系统分析——基于博弈论视角[J]. 杨婷,沈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1)
[2]基于心理契约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例[J]. 郝冬梅,李仲英.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1)
[3]基于动态博弈视角的最后通牒策略分析[J]. 刘勇毅,马强文. 统计与决策. 2013(17)
[4]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模型研究[J]. 高迎平,沈志诚,马艳萍,韩志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博弈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研究[J]. 苗润滋,崔元鹏.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1)
[6]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 苗润滋.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06)
[7]浅谈博弈论与激励制度[J]. 于皓瑾,包文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1)
[8]人力资本岗位薪酬激励的博弈分析[J]. 刘炳南,樊涛. 现代管理科学. 2005(12)
[9]绩效考核博弈分析[J]. 杨卫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21)
[10]从“智猪博弈”看中小企业的创新策略[J]. 熊继新. 经济师. 2005(09)
硕士论文
[1]基于博弈论模型改进视角下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 李亚娟.南京林业大学 2016
[2]基于博弈论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 胡生宝.北京化工大学 2014
[3]基于博弈论的绩效管理应用研究[D]. 杜景阳.广东工业大学 2007
[4]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 余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1014
【文章来源】:生产力研究. 2020,(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囚徒困境”博弈
(一)“囚徒困境”的基本构念
(二)在绩效管理中运用“囚徒困境”的解释
(三)在绩效考评中运用“囚徒博弈”的解释
1. 绩效考评在“囚徒博弈”架构下的总体假设。
2. 同级博弈的收益解释。
3. 异级博弈的收益解释。
4. 相关建议。
二、绩效考核评价的静态博弈分析
(一)绩效考核评价的静态博弈的其他情况
1.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博弈。
2. 主管与下属之间的博弈。
3. 核心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博弈。
(二)相应对策分析
1. 股东与经理人博弈的方法对策。
2. 主管与下属博弈的方法对策。
3. 核心员工与一般员工博弈的方法对策。
三、绩效考核评价的动态博弈分析
(一)动态博弈模型简介
(二)在绩效管理中动态博弈的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系统分析——基于博弈论视角[J]. 杨婷,沈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1)
[2]基于心理契约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例[J]. 郝冬梅,李仲英.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1)
[3]基于动态博弈视角的最后通牒策略分析[J]. 刘勇毅,马强文. 统计与决策. 2013(17)
[4]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模型研究[J]. 高迎平,沈志诚,马艳萍,韩志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博弈论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研究[J]. 苗润滋,崔元鹏.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9(01)
[6]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 苗润滋.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06)
[7]浅谈博弈论与激励制度[J]. 于皓瑾,包文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1)
[8]人力资本岗位薪酬激励的博弈分析[J]. 刘炳南,樊涛. 现代管理科学. 2005(12)
[9]绩效考核博弈分析[J]. 杨卫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21)
[10]从“智猪博弈”看中小企业的创新策略[J]. 熊继新. 经济师. 2005(09)
硕士论文
[1]基于博弈论模型改进视角下企业员工激励研究[D]. 李亚娟.南京林业大学 2016
[2]基于博弈论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 胡生宝.北京化工大学 2014
[3]基于博弈论的绩效管理应用研究[D]. 杜景阳.广东工业大学 2007
[4]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 余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31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53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