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劳动争议的预防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4:12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的预防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劳动争议频发,劳动关系主体利益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矛盾逐渐凸显,劳动关系的矛盾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以往学者对劳动争议的研究从总体情况看: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争议研究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较少;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多,对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研究的少。S县一个经济欠发达县城。近年来,S县的劳动争议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本研究通过对S县2011年到2015年的劳动争议仲裁案卷进行查阅分析,发现S县劳动争议的特征有:劳动争议数量多,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劳动争议以个人争议为主,涉及金额多;劳动争议处理以仲裁处理为主,劳动仲裁调解率高;劳动者胜诉率高等特征。经调研发现S县用人单位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是引发劳动争议的重要原因。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缺少利益诉求机制,工会职能缺位,基层调解组织缺乏是导致S县劳动争议采取比较激烈的仲裁、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的原因。S县劳动争议影响了S县和谐的劳动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目前,S县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企业管理不规范,员工缺少利益申诉渠道;工会缺乏独立性和话语权;工资集体协商未全面推行;劳动监察是政府进行劳动争议预防的主要手段。S县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的不完善是S县劳动争议频发、增长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合劳动关系一元理论、制度经济学的工会组织理论,从企业、政府、工会三方构建劳动争议预防机制。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加强劳动者的民主参与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工会应该加强自身独立性,推动集体协商机制在企业的进行,推动企业调解委员会等员工申诉机制构建,增强帮助劳动者维权的能力。政府从宏观层面上加强劳动监察工作,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推动三方协商协商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功能完善。通过全方位的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的构建,减少预防S县劳动争议发生,缓和化解劳动争议,避免劳动争议激烈化,推动S县和谐劳动关系建立。
【关键词】: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预防 劳动争议调解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论文提要4-5
  • Abstract5-10
  • 1 问题提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10-14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内容12-14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5
  • 1.2.1 研究的基本方法14-15
  • 1.2.2 技术路线15
  • 1.3 相关概念界定15-20
  • 1.3.1 劳动争议和劳动争议预防的概念15-17
  • 1.3.2 劳动争议的分类17-18
  • 1.3.3 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18-20
  • 1.4 研究意义20-22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研究22-30
  • 2.1 理论基础22-23
  • 2.2 劳动争议预防的文献研究23-30
  • 2.2.1 对劳动争议现状特征、原因、发展趋势等具体内容的研究24-25
  • 2.2.2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25-26
  • 2.2.3 对劳动争议预防的研究26-30
  • 3 S县劳动争议现状特征的实证分析30-43
  • 3.1 S县劳动争议现状特征30-36
  • 3.1.1 劳动争议案件增长率高,且呈逐年增长势态30-31
  • 3.1.2 劳动争议内容集中在劳动报酬、工伤、社会保险等原因31-33
  • 3.1.3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手段33-34
  • 3.1.4 劳动争议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私营企业34-35
  • 3.1.5 劳动者的胜诉率较高35-36
  • 3.2 S县劳动争议特征原因分析36-43
  • 3.2.1 主体因素36-38
  • 3.2.2 经济因素38-39
  • 3.2.3 制度因素39-43
  • 4. S县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43-51
  • 4.1 企业管理不规范,员工缺少利益申诉渠道43-46
  • 4.1.1 员工缺少参与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渠道43-44
  • 4.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44-45
  • 4.1.3 没有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45-46
  • 4.1.4 企业内部没有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制46
  • 4.2 工会在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的缺位46-48
  • 4.2.1 工会缺乏独立性和话语权46-47
  • 4.2.2 劳动争议预测、预报、预审制度不完善47
  • 4.2.3 工资集体协商未全面推行47-48
  • 4.3 劳动监察是政府预防劳动争议的主要手段48-51
  • 4.3.1 劳动监察工作力度有待加强48-49
  • 4.3.2 S县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形同虚设49-51
  • 5 S县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的构建51-58
  • 5.1 引导企业完善责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51-53
  • 5.1.1 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立51
  • 5.1.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1-53
  • 5.1.3 建立S县企业内部争议协调处理机制53
  • 5.2 发挥工会职能作用53-55
  • 5.2.1 增强工会代表性和话语权54
  • 5.2.2 帮助和督促S县企业建立劳动争议预防制度54
  • 5.2.3 建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防止矛盾激化54-55
  • 5.3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55-58
  • 5.3.1 加强劳动法宣传55
  • 5.3.2 推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构建55-56
  • 5.3.3 加大劳动监察力度56
  • 5.3.4 建立劳动者利益诉求渠道,加强劳资双方沟通56-57
  • 5.3.5 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建设57-58
  • 6 研究结论58-59
  • 6.1 研究结论58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A 访谈对象信息对照表63-64
  • 附录B64-67
  • 对S县劳动仲裁机构首席仲裁人员的访谈提纲64-65
  • 对S县总工会主席的访谈提纲65-66
  • 对S县企业管理者的访谈提纲66-67
  • 附录C67-85
  • 对S县总工会主席的主要访谈记录67-69
  • 对S县劳动监察部门杨队长的主要访谈记录69-70
  • 对S县劳动仲裁机构首席仲裁员的主要访谈记录70-72
  • 对S县运维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的主要访谈记录72-74
  • 对S县智源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主要访谈记录74-76
  • 对S县永芳超市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访谈记录76-78
  • 对S县晨光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主要访谈记录78-80
  • 对S县兰林服装加工有限公司厂长的主要访谈记录80-81
  • 对S县中天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主要访谈记录81-83
  • 对S县华盛汉爵酒店人力资源经理的主要访谈记录83-8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85-86
  • 致谢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鸣;浅谈企业劳动争议的调节[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2 ;劳动争议仲裁办事手续(九)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的条件[J];劳动保护;2000年08期

3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J];税收与社会;2000年06期

4 ;关于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调查[J];中国工运;2000年05期

5 ;解决劳动争议有哪些途径?[J];中国职工教育;2000年07期

6 ;从事兼职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05期

7 熊成涛;做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J];中国工运;2002年05期

8 姚韶军;旷工、病假引起的劳动争议[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03期

9 刘培;北京市东城区 成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J];工会博览;2002年22期

10 裴丽红;;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婉婷;;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华;;劳动争议及其预防[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建平;;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特殊法律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姚彬;黄良军;;对处理劳动争议效率的思考[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顾金林;;简言社区劳动争议调解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7 刘淑芬;;议劳动争议立法的出现及发展[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9 李航;;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建军;;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以及司法管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伟杰;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作用[N];工人日报;2006年

2 谢升;劳动争议调解是工会维权的重要机制[N];工人日报;2007年

3 潘跃;工会力推调解解决劳动争议[N];人民日报;2007年

4 郑勇;5月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N];工人日报;2008年

5 史秉恒;甘肃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宣传日活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6 通讯员 佚名;河北:3部门联合通知停止征收劳动争议仲裁费[N];就业时报;2008年

7 记者 顾雯 实习生 杨志;6种劳动争议 街道便可调解[N];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 汤碧琴 通讯员 江浩波 童密芳 北仑记者站 顾霄扬;我市建立社会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N];宁波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宝杰 通讯员 韩云琴;吉林 部署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试点[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10 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劳动争议处理处副处长 黄龙;准确把握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N];工人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炜炼;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欢;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3 韩笑;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比较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高靖茹;论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处理制度[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纪阳;金州新区劳动争议仲裁管理调研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孙志勤;劳动争议处置的双轨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朱倩山;群体性劳动争议预防及处理机制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季丽琛;论集体劳动争议的现状及处理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9 陈志毅;东莞市人力资源局莞城分局劳动争议仲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10 祖宇航;基于长效机制的哈S乳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预警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的预防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75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