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提升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2:29

  本文关键词:提升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就西藏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模式的相关对策,指出新常态下要着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平台。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把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运用理论研究、资料数据、访谈调研、统计分析等手段对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文章提出把西藏自治区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优化西藏自治区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健全的报酬体系以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抓紧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人才开发战略,加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设新西藏的企业人才专业队伍,构筑有利于西藏经济社会的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只有加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建设新西藏的企业人才专业队伍,营造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为市场主体的大环境,构筑西藏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才能确保西藏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27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23
  • 1.1 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缘由8-9
  • 1.1.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探析8-9
  • 1.1.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对西藏企业的意义9
  • 1.2 人力资源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9-17
  • 1.2.1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9-10
  • 1.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10-11
  • 1.2.3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1-12
  • 1.2.4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2-14
  • 1.2.5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14-17
  • 1.3 国内外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17-21
  • 1.3.1 国外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17-18
  • 1.3.2 国内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18-21
  • 1.4 论文基本框架21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1-22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22-23
  • 2 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3-37
  • 2.1 西藏社会经济基本现状23-30
  • 2.1.1 全区生产总值、三产比重和就业情况23-24
  • 2.1.2 农牧业情况24-26
  • 2.1.3 工业、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6-28
  • 2.1.4 国内国外贸易情况28-29
  • 2.1.5 人口和居民收入情况29-30
  • 2.1.6 阿里地区冈仁波齐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情况30
  • 2.1.7 日喀则市萨迦县高新雪莲水泥有限公司调研情况30
  • 2.2 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30-33
  • 2.2.1 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舞台是企业30-31
  • 2.2.2 民主改革后西藏国企落地生根31
  • 2.2.3 西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任重道远31
  • 2.2.4 西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31-32
  • 2.2.5 人才援藏“输血”不如”“造血”32-33
  • 2.3 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3-37
  • 2.3.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33
  • 2.3.2 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依然缺乏33-34
  • 2.3.3 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34-35
  • 2.3.4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体系不健全35-36
  • 2.3.5 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且信息化程度低36
  • 2.3.6 企业文化建设还需继续加强36-37
  • 2.3.7 习惯、风俗、宗教和思想的羁绊37
  • 2.3.8 人才引不进,引进后留不住问题突出37
  • 3 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7-41
  • 3.1 文化障碍38-39
  • 3.2 体制障碍39
  • 3.3 方法障碍39
  • 3.4 意识障碍39-41
  • 3.5 条件障碍41
  • 4 提升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41-48
  • 4.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42-43
  • 4.1.1 确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42
  • 4.1.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42-43
  • 4.1.3 牢固树立改革观念43
  • 4.1.4 牢固树立市场观念43
  • 4.2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管理模式继续加强43-44
  • 4.3 完善西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44-48
  • 4.3.1 绩效考核机制完善44-45
  • 4.3.2 约束机制完善45-46
  • 4.3.3 开发培养机制完善46-48
  • 4.3.4 信息化辅助管理机制完善48
  • 5 结论48-51
  • 5.1 本文的研究特色48-49
  • 5.2 本文的观点与得出的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3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研究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洪波;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0年03期

2 马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0年12期

3 蒋利亚,万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4 吴奕湖,侯先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2期

5 贾晓文,邱江;漫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6 常亚平,李军;人力资源管理:挑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00年10期

7 赵安娜;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迎接“入世”挑战[J];中国金融;2000年02期

8 熊建如;网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J];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09期

9 张国维;得人心者得天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J];管理科学文摘;2000年02期

10 张素琴;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制度与价值[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唐春勇;潘妍;;具有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董爱民;;加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4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5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慧;;基于高职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员工培训”为例[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7 赵丽萍;;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许红华;孟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管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冯玉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谭志秀;;县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两重使命[N];安徽经济报;2001年

2 记者 李延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热中要冷[N];中国企业报;2001年

3 胡文进;举步维艰,,人力资源管理在民企发展中的现状[N];机电商报;2005年

4 靳朝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杨颖辉;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路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6 刘静;人力资源管理大讲堂开讲[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包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趋热[N];深圳商报;2007年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林泽炎;人力资源管理:国企和外企差别在哪?[N];中国人事报;2008年

9 张文强;全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10 姚成毅;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N];现代物流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滨;内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立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甘肃兴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剑;人力资源管理权威现象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张琪;中油吉林化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吕文福;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色定位[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张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熊敏;各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胜;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甄选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郭琳;F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04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704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