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东阿县基层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8:06

  本文关键词:东阿县基层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基层公安 人力资源开发 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国 法治公安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两次主题鲜明深刻的全体会议在治国理政上构建出清晰的框架,也指明了坚定的方向。当改革的顶层设计初具蓝图,摸着石头过河就势必随之实施,特别是在以人为本的执政行政理念下,人力资源开发便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本论文以法治新环境为时代背景,以东阿公安为研究对象,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研究载体主线,尝试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参照管理学及行政学理论,在分析基层公安部门人力资源的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方法的现有研究、法治新环境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按照阐述公安机关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当前公安人力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如何加以开发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从东阿公安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平台、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从优待警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对策。这对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东阿公安队伍,提高东阿公安工作效能,建设法治公安,打造平安东阿,具有很强的富有针对性的价值和意义。现行环境下如何对东阿公安人力资源有效开发,通过全面分析得出来下结论:(1)建立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平台,针对生理、心理、思想品德素质、职业能力各个有序环节有序开发。(2)制定科学合理的东阿公安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警力配置标准,加强东阿公安内部在干警方面的交流。(3)以法治公安建设为主线,实施对东阿公安的整体配套教育。(4)强化东阿公安全方位的保障措施,从物质保障、维权保障、保健投资保障、从优待警等方面入手。关乎干警民生的各项政策要尽快落实,着重解决东阿公安“职业高原”问题。
【关键词】:基层公安 人力资源开发 治理现代化 依法治国 法治公安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1.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0-13
  • 1.1.1 研究的背景10-12
  • 1.1.2 基层公安在法治新环境下所受影响12-13
  • 1.2 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拟实现目标和内容14-15
  • 1.3.1 研究目标14-15
  • 1.3.2 研究内容15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
  • 1.4.2 研究方法15-17
  • 第二章 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概述17-21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特征17-18
  • 2.1.1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事管理的不同点17
  • 2.1.2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17-18
  • 2.2 公安人事制度沿革18-19
  • 2.3 现行体制下的具体要求19-21
  • 第三章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21-26
  • 3.1 东阿公安历史沿革及机构设置情况21-22
  • 3.1.1 历史沿革21
  • 3.1.2 机构设置21-22
  • 3.2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分布情况22-24
  • 3.3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24-26
  • 3.3.1 机构设置方面24
  • 3.3.2 人力资源专业方面24-25
  • 3.3.3 培养效果方面25-26
  • 第四章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分析26-35
  • 4.1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表面存在问题26-28
  • 4.1.1 人力资源贫乏与浪费同时存在26-27
  • 4.1.2 人力与岗位不匹配27
  • 4.1.3 人力资源流失27
  • 4.1.4 距离法治公安要求存有明显不足27-28
  • 4.2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强28-29
  • 4.2.1 实用主义意识浓厚28
  • 4.2.2 缺乏战略眼光28-29
  • 4.2.3 存在小农经济思想29
  • 4.2.4 虚无主义观念明显29
  • 4.3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利用率低29-31
  • 4.3.1 可利用数量不足29
  • 4.3.2 人员配备头重脚轻29
  • 4.3.3 干警身体、心理素质堪忧29-30
  • 4.3.4 职业认同感整体不高30-31
  • 4.3.5 临时人员流动频繁31
  • 4.4 东阿公安与法治新要求存在明显差距31-35
  • 4.4.1 民警人情办事意识浓厚31
  • 4.4.2 法定职责履行不到位和行政不作为31-32
  • 4.4.3 东阿公安建设法治公安面对的问题32-35
  • 第五章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途径35-46
  • 5.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工程35-36
  • 5.2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配置36-39
  • 5.2.1 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作用36
  • 5.2.2 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式选择36-39
  • 5.3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自我开发39
  • 5.3.1 自我学习39
  • 5.3.2 自我申报39
  • 5.4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职业开发39-43
  • 5.4.1 工作设计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功效分析40
  • 5.4.2 工作专业化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工效分析40-41
  • 5.4.3 工作轮换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功效分析41-42
  • 5.4.4 工作扩大化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功效分析42
  • 5.4.5 工作丰富化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功效分析42-43
  • 5.5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开发43-44
  • 5.5.1 管理开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43-44
  • 5.5.2 管理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44
  • 5.6 东阿公安人力资源组织开发44-46
  • 第六章 法治新环境下东阿公安人力资源开发对策46-58
  • 6.1 建立东阿公安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平台46-49
  • 6.1.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46
  • 6.1.2 科学制定用人标准、优化引进人才渠道46-47
  • 6.1.3 构建系统的素质结构综合开发模式47-49
  • 6.2 制定科学合理的东阿公安人力资源配置制度49-50
  • 6.2.1 根据现实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警力配置标准49-50
  • 6.2.2 合理调整内部人力资源结构50
  • 6.2.3 创新干警内部交流机制50
  • 6.3 以法治公安建设为主线,加强东阿公安教育培训50-53
  • 6.3.1 推进法治公安建设50-51
  • 6.3.2 创新公安教育训练教学模式51-52
  • 6.3.3 重视公安职业道德建设52-53
  • 6.4 强化东阿公安全方位的保障措施53-58
  • 6.4.1 完善东阿公安物质保障体系53-55
  • 6.4.2 建立东阿公安维权保障体系55
  • 6.4.3 以人为本加强从优待警力度55-58
  • 第七章 主要结论58-60
  • 7.1 研究结论58-59
  • 7.2 不足之处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63
  • 作者简介63-64
  • 附件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英;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培养和造就新世纪人才[J];理论研究;2001年S1期

2 李桃德;建立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08期

3 王秀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探索[J];理论界;2002年05期

4 ;桂世镛谈人力资源开发[J];支部建设;2002年04期

5 甄昭永;对新形势下搞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习;2003年09期

6 刘江云;人力资源开发与青年成长[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孙南萌,孙月平;论我国青年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8 马先立;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J];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9 郭绍芳;浅论人力资源开发[J];理论探索;2005年03期

10 焦忠敏;贵州人力资源开发现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兵;;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探讨[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2 陈哲;;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A];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1)[C];2001年

3 ;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获奖名单[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4 丁文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厉以宁;;道德可以产生超常规的效率——就算会议的一个小插话[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存金;;论区域发展中的虚拟人力资源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桂兰;;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解决方案[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曙;史再达;;浅议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印德强;;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堂亮;;布依族人力资源开发探析[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肖鸣政邋刘追;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 徐宏;人力资源开发及其途径[N];中国人口报;2007年

3 通渭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陈建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定西日报;2007年

4 福建社会科学院 涂征;构建和谐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N];中国人口报;2007年

5 刘彩梅;加快人力资源开发[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6 郑作广(作者系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重视人力资源开发[N];广西日报;2005年

7 武汉大学商学院 李燕萍;论我国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N];经济日报;2002年

8 木子;加快市场化人力资源开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

9 徐荣远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高教研究所;试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作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10 石奇波(作者系弥渡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农村劳力转移[N];大理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忠明;跨溪建屋:学科互涉视阈下人力资源开发学科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洛;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张志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程馨;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5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贺喜灿;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徐炳云;韩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房国忠;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涛;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持续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秦燕;异质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何开颜;气象部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姜阿妮;入世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观[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霞;胜利油建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沙拉·赛力克;新疆塔城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潘明明;南疆三地州农村反贫困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蒋月;区域宏观层次视角下边远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毕文芹;西藏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奕含;郑州市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高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业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82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