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县事业单位招聘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QS县事业单位招聘问题研究
【摘要】: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人事制度存在很多弊端,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2005年,国家出台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事业单位采用公开招聘制度。QS县自从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体制环境和技术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此论文首先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背景进行分析,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远远落后,人事制度上的问题尤为突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原则、特点、影响因素及意义等进行阐述。其次结合公开招聘的相关理论,运用查阅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QS县事业单位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QS县事业单位招聘现状及招聘程序进行了解。QS县自从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以来,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公开招聘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通过公开招聘选拔吸收了一批知识层次高、能力素质强的工作人员,改善了全市事业单位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了进人风气和工作作风,有力推动了业务工作顺利开展和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结合QS县实际,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找出QS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方法科学性不足、政策落实不彻底等四个方面,制约了公开招聘的顺利实施,降低了公开招聘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实践,针对QS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健全法律法规、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招聘方式、落实招聘政策、加强招聘从业人员培训和加大监督力度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完善制度基础,破除机制瓶颈,使用科学方法,规范招聘程序,为QS县事业单位解决公开招聘问题提供了借鉴。此论文的研究紧密结合QS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立足实际,运用工商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致力于解决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为QS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公开招聘 县域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13
- 一 理论意义12
- 二 现实意义12-13
- 第三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概述13-18
- 一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特点13-14
- 二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必要性14-15
- 三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基本原则15
- 四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影响因素15-17
- 五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流程17-18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0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9-20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一 研究思路20
- 二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QS县事业单位招聘现状21-28
- 第一节 QS县事业单位招聘基本情况21-25
- 第二节 QS县事业单位招聘程序25-26
- 一 制定招聘方案,发布招聘简章25
- 二 受理报名,进行资格审查25-26
- 三 组织考试、体检26
- 四 政审、公示、聘用26
- 五 纪律监督、评估总结26
- 第三节 QS县事业单位招聘成效26-28
- 第三章 QS县事业单位招聘主要问题分析28-34
- 第一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法律法规不完善28
- 一 国家法律体系不健全28
- 二 地方配套制度不完善28
- 第二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机制不健全28-30
- 一 编制管理滞后29
- 二 聘用合同制的配套制度不完善29
-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29-30
- 第三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法科学性不足30-31
- 一 招聘计划编制科学性不足30
- 二 招聘资格条件设置苛刻30
- 三 招聘考试方法单一30-31
- 四 现场报名方式落后31
- 五 考试内容设置不科学31
- 第四节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落实不彻底31-34
- 一 招聘信息发布渠道狭窄32
- 二 考核考察工作不规范32-33
- 三 招聘成本昂贵33
- 四 招聘反馈和评估相对缺乏33-34
- 第四章 QS县事业单位招聘改进对策34-45
- 第一节 健全公开招聘相关法律法规建设34-35
- 一 加强法律法规立法工作34
- 二 完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34-35
- 第二节 优化公开招聘体制机制35-36
- 一 加快事业单位编制改革35-36
- 二 规范公开招聘组织体系36
- 第三节 完善公开招聘的招聘方式36-39
- 一 科学地设置招聘资格36-37
- 二 分类分级招聘考核37-38
- 三 提高笔试、面试的科学性38
- 四 开展网络报名38-39
- 第四节 落实公开招聘政策39-41
- 一 扩大招聘信息宣传39
- 二 提高招聘过程透明度39
- 三 严格进行保密工作39-40
- 四 发挥招聘考核环节作用40
- 五 健全公开招聘反馈和评估机制40-41
- 第五节 增加公开招聘从业人员培训工作41-42
- 一 加强对招聘从业人员培训41
- 二 增强对招聘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41-42
- 三 建设考官队伍42
- 第六节 加大公开招聘监督力度42-45
- 一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43
- 二 拓宽监督渠道及监督形式43-44
- 三 加大违纪惩处44-45
- 第五章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1
- 个人简历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什么是“QS”标志[J];党的生活;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晋亮;王恒壮;陈海荣;蔡双启;宋志军;刘晓岚;陈一强;王立赞;;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缺陷对生物膜形成及大鼠肺部慢性感染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屈波;张锦佳;陈雪梅;;QS法mis型切口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吴树敏;付俊昌;;QS气流筛粉机在碳酸钙行业的应用[A];2005年全国钙镁盐行业会议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莉;买食品,,注意“QS”[N];山西日报;2003年
2 记者 吴文治;京城超市连卷袋换“QS装”[N];北京商报;2008年
3 湖北省襄樊市卫生监督局 唐沁洋;“安检标志—QS”能否保障食品安全[N];健康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周觅;QS将“有毒”食品拒之门外[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石讯;谁能保证印有“质量安检标志—QS”包装的食品安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姚兴春 王灿群 记者 江东;明年底福州三成食品企业将因通不过QS遭淘汰[N];中国质量报;2005年
7 记者 王岚 通讯员 孙羽辰;选购十三类食品请留意是否加贴“QS”[N];宁波日报;2007年
8 记者 孟志远;太原近九成食品有了“QS”通行证[N];发展导报;2007年
9 原建军;41家食品企业获首批“QS”认证[N];西安日报;2003年
10 原建军 实习生 杨瑜 李楠;我市全面铺开食品QS工作[N];西安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文静;QS县事业单位招聘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孙媛媛;QS公司万吨荧光增白剂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1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89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