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关系研究
【摘要】:中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的初期阶段,自2014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推动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贵州省作为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省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起步难,尤其是黔东南州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其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下,养老服务尤其是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面临着家庭供给不足、国家供给水平不高与多方缺位等现状,不仅在数量上远远未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在供给内容与质量上也难以得到保障。在这一背景下,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进行研究,探寻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黔东南州作为调研地点,深入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对于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与供给现状,并结合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进一步对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等如何影响养老服务需求做深入的探讨研究,并得出生活照料需求的普遍性与服务体系缺漏之间的矛盾,服务方式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医疗保健服务中供给乏力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服务形式与内容滞后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利用不足,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不力等原因。面对农村老年人群日益多样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开展互助养老、整合利用农村养老机构、借鉴“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计划等培育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等建议以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供求平衡。
【关键词】:少数民族 农村养老服务 供给 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8
- 1.1.1 研究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8-9
- 1.3 国内文献研究9-11
- 1.3.1 养老服务的内容、体系及性质9-10
- 1.3.2 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10-11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1-14
- 1.4.1 研究目标11-12
- 1.4.2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原理14-20
- 2.1 关于养老服务的相关概念界定14-16
- 2.1.1 养老与养老服务14
- 2.1.2 社区与农村社区14-15
- 2.1.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5-16
- 2.2 理论基础16-20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6-17
- 2.2.2 布拉德肖的四种需求类型及批判17
- 2.2.3 福利多元主义17-18
- 2.2.4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18-20
- 第三章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20-28
- 3.1 养老服务需求的概念与研究分类20
- 3.2 需求的测量20
- 3.3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规模与变化分析20-22
- 3.3.1 老年人口规模及需求变化趋势20-21
- 3.3.2 老年人口结构变化趋势21-22
- 3.4 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内容22-24
- 3.4.1 生活照顾服务需求22-23
- 3.4.2 医疗服务需求23
- 3.4.3 精神文化服务需求23-24
- 3.5 养老服务供给理论24
- 3.5.1 概念与性质24
- 3.6 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和内容24
- 3.7 养老服务体系现状与评价24-28
- 3.7.1 自我供给不力25
- 3.7.2 家庭供给不足25
- 3.7.3 国家供给水平不高25-26
- 3.7.4 多方缺位26-28
- 第四章 黔东南州农村养老服务供求情况调查28-41
- 4.1 调查概况28-31
- 4.1.1 调查地基本情况28-29
- 4.1.2 调查问卷的地区分布情况29
- 4.1.3 受访人群的基本情况29-31
- 4.2 黔东南农村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调查31-33
- 4.2.1 生活照料需求31-32
- 4.2.2 医疗保健服务需求32
- 4.2.3 精神文化服务需求32-33
- 4.3 黔东南农村养老服务支付水平情况调查33-34
- 4.4 黔东南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情况调查34-40
- 4.4.1 生活照料服务供给渠道与水平34-36
- 4.4.2 医疗保健服务供给渠道与规模36-39
- 4.4.3 精神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39-40
- 4.5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农村养老服务供求失衡及成因分析41-58
- 5.1 生活照料服务供求矛盾及成因41-48
- 5.1.1 生活照料需求的普遍性与服务体系的缺漏之间的矛盾41-42
- 5.1.2 服务选择与影响因素42-43
- 5.1.3 服务方式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43-44
- 5.1.4 服务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44-48
- 5.2 医疗保健服务供求失衡及成因48-53
- 5.2.1 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乏力与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48-49
- 5.2.2 服务内容选择的影响因素49-53
- 5.3 精神文化服务供求失衡及成因53-57
- 5.3.1 服务形式与内容的滞后与需求之间的矛盾53-55
- 5.3.2 服务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55-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供求平衡的对策58-62
-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8-59
- 6.1.1 提高立法层次,明确各方权责58
- 6.1.2 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资金筹措机制58-59
- 6.1.3 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59
- 6.2 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与利用59-60
- 6.2.1 人力资源整合利用59-60
- 6.2.2 物质资源整合与利用60
- 6.3 完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60-62
- 6.3.1 培育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人才60
- 6.3.2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60-61
- 6.3.3 建设智能物联网平台61-62
- 致谢62-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一 黔东南少数民族养老服务需求调查67-71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廉玖;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几个观念问题[J];政策;2003年02期
2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浅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4期
3 程明贵;;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会议上[J];中国民族;1984年02期
4 钟华文;;思想再解放一些[J];中国民族;1984年06期
5 温宗贵;着眼特点 着眼发展──’97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与党风廉政建设研讨会简述[J];民族工作;1997年12期
6 张翼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研究[J];商;2013年22期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业部关于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商业若干问题的报告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年20期
8 方盛举,何军;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的环境分析[J];思想战线;2000年03期
9 钱红;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问题[J];创造;2000年06期
10 鲁彩荣;“三个代表”思想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尧舜;;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问题与对策[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王丽丹;;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康”建设[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罗用能;;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张应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都市成长[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胡鞍钢;温军;;入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韦黔湘;;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探索点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7 杨光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行政管理散论[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田欣;;在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C];2011年
9 陈再祥;龚亚芬;;生态文明视野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调适[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10 吴道军;;贵阳市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董山峰;鼓励大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刘布阳;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支持力度[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记者 杨极思 王强;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研究会年会在吐召开[N];吐鲁番报(汉);2007年
4 记者 雷柯;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吕瑞东;少数民族地区 应享特殊待遇[N];吉林日报;2010年
6 乌鲁木齐保监办;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保险市场调查[N];中国保险报;2003年
7 杨正学;浅议和谐社会执政理念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N];楚雄日报(汉);2005年
8 杨建新 丁建伟;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3年
9 李相栋;如何开拓少数民族地区县域保险市场[N];金融时报;2005年
10 王宗礼;政治文明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Bobby Gene Jones III;全球化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熙Y@;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志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刑事陪审制度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静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张露薇;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机关领导胜任力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杨明娟;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峰;少数民族地区政府政策执行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龙花;海南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星艺;阿坝州M县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杨岩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范春玲;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赵淑芳;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群众路线的挑战与对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2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89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