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4:12

  本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底端,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层次低,微利代加工制造多,缺少自主品牌,高污染高能耗,规模结构不合理。因此我国制造业亟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增强自主研发设计能力,以文化创意为依托,大力发展创意驱动、技术支撑的制造业,通过促进创意成果转化,生产差异化且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引导市场需求,开辟并拓展新消费市场和新融合价值,推动消费模式升级,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及各地政府均出台一系列政策用以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融合。本文立足于分工理论与产业链整合理论,深入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耦合机制、融合层次及融合效应。在融合动力机制部分中,通过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增加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政策制定与制度的建立分别是促进两者融合的外部推动力、内部驱动力及政策引导力的结论。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本文将两业融合耦合机制定义为:文化创意要素通过与制造业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发展战略发生相互作用实现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本文用“三横三纵”概括两业融合层次: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横向渗透、交叉、关联的方式与制造业发生融合;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与制造业发生纵向企业内部融合、产业链融合及区域集聚融合,延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形成新模式、增强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效应包括: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业组织效能;有利于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本文借鉴了英国、日本、韩国通过向制造业融入文化创意要素实现转型升级的经验,并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现状进行分析后,分别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制造业 融合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4;F4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1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9-10
  • 1.1.1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要求9
  • 1.1.2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是制造业升级,塑造新价值的要求9-10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10-11
  • 1.3 论文创新点11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11-16
  • 2.1 概念界定11-14
  • 2.1.1 文化创意产业11-12
  • 2.1.2 制造业12-14
  • 2.2 研究综述14-15
  • 2.2.1 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外研究综述14
  • 2.2.2 产业融合国内外研究综述14-15
  • 2.3 理论基础15-16
  • 2.3.1 分工理论15
  • 2.3.2 产业链整合理论15-16
  • 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动力机制与融合层次分析16-24
  • 3.1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动力机制内涵16-19
  • 3.1.1 多样化消费需求增加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融合的外部推动力17
  • 3.1.2 产业结构升级及制造企业的成长是融合的内部驱动力17
  • 3.1.3 政府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是融合的政策引导力17-19
  • 3.2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横向融合层次分析19-21
  • 3.2.1 文化创意产业向制造业横向渗透融合,延伸价值链19-20
  • 3.2.2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横向交叉融合,催生新业态20-21
  • 3.2.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横向关联融合,推动新升级21
  • 3.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纵向融合层次分析21-24
  • 3.3.1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企业纵向内部融合,,形成制造+服务新模式21-22
  • 3.3.2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纵向产业链融合,提高制造效率与收益22-23
  • 3.3.3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纵向区域集聚融合,增强国内外竞争力23-24
  • 4 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机理分析24-27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两业融合耦合机制分析24-26
  • 4.1.1 文化创意要素与制造业生产要素相互作用24
  • 4.1.2 文化创意要素与制造业需求状况相互作用24-25
  • 4.1.3 文化创意要素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相互作用25
  • 4.1.4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相关产业相互作用25-26
  • 4.2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效应分析26-27
  • 4.2.1 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促进制造业升级26
  • 4.2.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业组织效能26-27
  • 4.2.3 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7
  • 4.2.4 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27
  • 5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实例研究27-35
  • 5.1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促进转型升级实例分析27-31
  • 5.1.1 英国——由世界制造工厂向世界创意中心转型27-29
  • 5.1.2 日本——文化立国:设计抄袭向设计龙头转型29-30
  • 5.1.3 韩国——制造企业由技术驱动向设计驱动转型30-31
  • 5.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现状分析31-35
  • 5.2.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31-33
  • 5.2.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特征33-34
  • 5.2.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机遇:京津冀一体化34-35
  • 6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建议35-39
  • 6.1 国家层面:加强国家战略扶持35-36
  • 6.1.1 强化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国家战略规划35
  • 6.1.2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制度环境35-36
  • 6.1.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36
  • 6.2 产业层面:促进产业集聚发展36-38
  • 6.2.1 延伸产业链,加速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联动36-37
  • 6.2.2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融合无缝对接机制37
  • 6.2.3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快融合步伐37-38
  • 6.3 企业层面: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8-39
  • 6.3.1 塑造企业品牌经营优势38
  • 6.3.2 支持中小微文创企业成长38
  • 6.3.3 形成政、产、学、研联动机制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3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43-44
  • 后记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2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3 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王信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1期

5 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年17期


  本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51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