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电厂成本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2:41
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行业打破传统垄断现象,煤炭价格也不断上涨,火力发电企业由于产品的同质性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降低成本,以价值为重,突破传统思维,推出的成本控制方法要与企业的管理需求相结合,加强企业的管控力度,最大限度的扩大企业的盈利面,因此成本的差异性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企业的管理出现差错,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失去优势,逐渐被淘汰,所以,成本控制对火力发电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的根本途径。B发电企业位于吉林省西部,本文根据燃煤发电行业特点,将成本控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走访调查,阅读相关文献、数据整理来了解B发电企业实际情况,采用概述发电企业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总结启示的思维方式对其成本控制系统进行探索。B发电企业的成本主要由维护维修、燃料成本及其他如人力、行政等成本组成,但成本控制多在业务发生后才进行分析,并且单调传统,本文剖析了影响B发电企业成本水平的主要因素,发现在燃料、检修、折旧费用核算和环境成本控制方面所存问题。通过对B发电企业价值链以及其成本控制系统的构架研究,找到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发现B发电企业的发展...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成本控制概述
2.1.1 成本控制的定义
2.1.2 成本控制的目标
2.1.3 成本控制的原则
2.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3 价值链理论
2.3.1 价值链分析法
2.3.2 作业成本价值系数法
2.4 价值链与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关系
第3章 B发电企业概况及成本控制现状
3.1 B发电企业简介及发展概况
3.2 B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
3.2.1 燃料成本控制
3.2.2 检修成本控制
3.2.3 折旧费用控制
3.2.4 环境成本控制
3.2.5 成本控制方法
第4章 B发电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4.1 燃料采购成本过高
4.2 检修成本控制薄弱
4.3 折旧费用估值不当
4.4 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4.5 成本控制方法单调传统
第5章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优化分析
5.1 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
5.1.1 采取作业成本法
5.1.2 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5.2 煤炭作业链的优化措施
5.2.1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关系
5.2.2 建立与外部物流的协作机制
5.2.3 建立燃料采制化编码管理系统
5.3 检修作业链优化措施
5.4 选择适当折旧政策
5.5 强化环境成本全过程管理
第6章 发电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6.1 企业管理层的支持
6.2 建立长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6.3 企业建立高素质的作业团队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798917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成本控制概述
2.1.1 成本控制的定义
2.1.2 成本控制的目标
2.1.3 成本控制的原则
2.2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2.3 价值链理论
2.3.1 价值链分析法
2.3.2 作业成本价值系数法
2.4 价值链与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关系
第3章 B发电企业概况及成本控制现状
3.1 B发电企业简介及发展概况
3.2 B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
3.2.1 燃料成本控制
3.2.2 检修成本控制
3.2.3 折旧费用控制
3.2.4 环境成本控制
3.2.5 成本控制方法
第4章 B发电企业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4.1 燃料采购成本过高
4.2 检修成本控制薄弱
4.3 折旧费用估值不当
4.4 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4.5 成本控制方法单调传统
第5章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优化分析
5.1 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
5.1.1 采取作业成本法
5.1.2 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
5.2 煤炭作业链的优化措施
5.2.1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关系
5.2.2 建立与外部物流的协作机制
5.2.3 建立燃料采制化编码管理系统
5.3 检修作业链优化措施
5.4 选择适当折旧政策
5.5 强化环境成本全过程管理
第6章 发电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6.1 企业管理层的支持
6.2 建立长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6.3 企业建立高素质的作业团队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本文编号:3798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9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