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9:14

  本文关键词: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及其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过程中,金融保险业作为核心板块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我国金融保险业近十年也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其中保险行业成为了近年来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对于保险业的营业税制问题所导致的税收负担过重,影响我国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性的讨论近年来也达到了高峰,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征收模式的研究也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在国家政策方面,于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全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方案虽然包括金融保险业,但是具体的落地政策一拖再拖,直到2016年5月1日宣布全面实施营改增。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虽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而且国家的政策扶持其加速发展,但对于其税负问题的改革却遇到了很大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实证部分通过围绕设计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后征税模式,对我国保险业的税制改革设计“1+1”渐进发展的征税模式。首先,通过对财税36号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推进论文研究的合理性和实际意义;其次,总结分析现阶段国内外保险业征税实践情况,得出现阶段较为成熟的增值税核算方式共计四种,各有优劣,应该结合实际征税模式结合应用;第三,在理论研究上国内外的学者大体都认为保险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现阶段税制不合理,对于保险业的增值税征收模式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税收中性原则作为设计原则,将流转税的基本理论、保险业相关评价模型作为支撑,从两个方面入手设计征税模式:第一是为设计因地制宜的模式,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保险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为征税模式的设计做铺垫:第二是对于国际上增值税主流的六种征税模式,结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对征税模式约束条件进行设定,得出我国保险业处于世界高税率行列,与国家发展水平不匹配,同时增值税的税率和档次的选择需要动态制定。在上述研究结果下,本文接着以我国保险业中市场份额占有率96%的24家保险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增值税“141”征收模式进行设计——中期以欧盟免税法为基础,后期以新西兰反计还原法为原型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下,利用大样本确定了欧盟免税法下的业务划分进项税额固定比例。并且测算了新西兰反计还原法下我国保险业的税负变化。在案例研究中,选取了保险业龙头企业中国人寿作为分析对象,全面的分析了其营改增后由征税模式引起的税负变化,接着对税负变化引起的公司财务指标或者业绩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且在公司运营管理上也对其营改增的变化进行了前台业务层面、运营模式层面和后台支持层面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筹划方案。
【关键词】:营改增 保险业 模式设计 税收负担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F84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1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14
  • 1.2 相关概念界定14-18
  • 1.2.1 保险赔付率14-16
  • 1.2.2 税收负担16-18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1.4 逻辑结构19-21
  • 2 营改增理论与文献综述21-34
  • 2.1 保险业营改增税收效应21-23
  • 2.1.1 保险市场的需求21-22
  • 2.1.2 保险产品的供给22
  • 2.1.3 营改增对保险市场供需均衡的影响22-23
  • 2.2 流转税相关理论23-29
  • 2.2.1 流转税基础理论23-24
  • 2.2.2 保险业营业税税制理论24-25
  • 2.2.3 保险业增值税税制理论25-26
  • 2.2.4 保险业营改增相关概述26-29
  • 2.3 文献综述29-34
  • 2.3.1 保险对国民经济影响29
  • 2.3.2 税收政策与保险行业关系29-30
  • 2.3.3 我国保险业税收制度30
  • 2.3.4 保险业营改增理论与实务研究30-34
  • 3 国际保险业增值税征税模式经验借鉴34-52
  • 3.1 各国保险业流转税征收模式34-38
  • 3.2 国际上保险业营业税税制的实践经验38-39
  • 3.3 国际上保险业增值税税制的实践经验39-46
  • 3.4 保险业国际经验总结46-52
  • 4 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52-76
  • 4.1 我国保险业模式设计的背景约束条件52-55
  • 4.1.1 我国保险业流转税发展历史52-53
  • 4.1.2 我国保险公司营业税税制现状53
  • 4.1.3 我国现有保险业营改增的新政策53-55
  • 4.2 中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与税负测算55-75
  • 4.2.1 增值税模式选择55-56
  • 4.2.2 样本选取及处理方法56-57
  • 4.2.3 我国保险业欧盟免税法征收模式的固定比例确定57-70
  • 4.2.4 新西兰反计还原法下我国保险业税负变化70-75
  • 4.3 小结75-76
  • 5 欧盟免税法征税模式对中国人寿的影响分析76-94
  • 5.1 公司介绍76-77
  • 5.2 营改增征税模式的影响分析77-86
  • 5.2.1 中国人寿营改增的税负影响77-79
  • 5.2.2 中国人寿的手续费进项税额抵扣影响79-84
  • 5.2.3 中国人寿的财务指标变化84-86
  • 5.3 营改增对中国人寿的经营影响及应对方案86-94
  • 5.3.1 公司营改增改革顶层设计思路87
  • 5.3.2 中国人寿的经营影响87-91
  • 5.3.3 应对方案91-94
  • 6 结论94-96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94-95
  • 6.2 研究的局限性95-96
  • 参考文献96-98
  • 附录A98-101
  • 附录B101-103
  • 附录C103-106
  • 附录D106-108
  • 附录E108-109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09-111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创富志,一场利益相关者的游戏[J];深圳特区科技;2009年03期

2 于蓉;;高科技初创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研究[J];财会研究;2011年15期

3 高建华;;商业模式设计六部曲[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年06期

4 余伟萍,段桂敏;企业发展与盈利模式设计[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12期

5 纪慧生;陆强;王红卫;;商业模式设计方法、过程与分析工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6 王胜洲;;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模式设计与优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3期

7 蒂姆·克拉克;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皮尼厄;;个人的商业模式设计[J];商界(评论);2013年01期

8 刘焕新;;管理模式设计与创新[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2期

9 李绩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的模式设计及选择[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4年05期

10 王翔;李东;张晓玲;;新技术市场化商业模式设计——基于结构与情景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翔宇;;卫星遥感行业应用业务模式设计探讨[A];2011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2 王书华;王忠静;;西南山区小流域观光经济带模式设计[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翔;商业模式设计关乎企业成败[N];中国电子报;2011年

2 王化丰;民营企业 二次创业 管理先行[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传涛;向服务倾斜成为互联网重建赢利模式的契机[N];通信信息报;2005年

4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杨光 林峰;旅游投资的商业模式研究(一)[N];中国旅游报;2005年

5 龙帆;建立科学的渠道[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佑;社区党建的模式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曹子龙;航星园孵化器商业模式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罗文超;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及其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陈学猛;商业模式设计与领导力的关键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陈胜鹏;基于价值视角的商业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袁晓芳;社会模式设计与社会协同[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于鹏;高科技初创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俊滢;商业模式设计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环境友善性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15年

9 杨涛;麓华集团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徐正涛;基于Moodle的中小学微课建设模式设计和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保险业营改增征税模式设计及其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430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3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