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聚焦核心概念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美国I-STEM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9-09-27 02:11
【摘要】:随着STEM教育在全球的推开,如何实现跨学科,使STEM教育四个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国际STEM整合教育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以美国近年来新开发的STEM整合教育模式——I-STEM模式为例进行剖析。该模式基于STEM教育相关学科美国全国性四大课程标准,聚焦连接四大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融合真实情境,并实现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的整合。本研究在分析I-STEM模式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STEM教育实施现状提出STEM教育整合实施的建议,即注重STEM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设计,围绕核心概念并支持STEM教育单个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及建设与依据STEM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标准。
【图文】:
题属于不同领域和组织主题,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包括持久理解、基本问题、表现期望和指标)。图1I-STEM框架(ITEEA,2016)I-STEM模式将领域分为知、思、行,组织主题分I-STEM内容、特性、影响、情境、过程。其中,“知”包括“I-STEM内容”和“I-STEM特性”,“思”包括“I-STEM影响”,“行”包括“I-STEM情境”和“I-STEM过程”(见表二)。表二I-STEM模式的领域和组织主题(ITEEA,2016)领域:知(knowing),指获娶组织信息,并理解信息的关系。I-STEM内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以及STEM整合的其他内容。I-STEM特性: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特性在于这些学科内容是自然联系的,但这些学习领域传统是独立的。所有领域都要求理解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领域:思(thinking),指通过组合并聚焦信息,进行有意义学习。I-STEM影响:STEM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人类及其环境。这些影响可能对个体、社会或全球产生正面或负面、有意或无意的影响。领域:行(doing),,指以应用的方式行动、表现、执行或获取知识。真实世界的应用和联系(I-STEM情境):STEM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情境化应用。I-STEM过程:STEM各领域和跨领域中的问题解决实践,包括探究(科学)、设计(技术与工程)、建模(数学)。表三五年级I-STEM主题(Barbato,2016)领域知思行组织主题I-STEM内容I-STEM特性I-STEM影响I-STEM情境I-STEM过程主题物质、测量和问题解决: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合作实验理解物质的结构和特征,使用体积测量解决工程问题。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植物、动物、分解者和环境中物质的运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新的农业和生物技术解决方案,最终用多媒体和视觉媒体呈现。发现和发明:记录并画出地球和月球轨道每天的变化模式,以及这?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分类号】:G633.98
本文编号:2542437
【图文】:
题属于不同领域和组织主题,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包括持久理解、基本问题、表现期望和指标)。图1I-STEM框架(ITEEA,2016)I-STEM模式将领域分为知、思、行,组织主题分I-STEM内容、特性、影响、情境、过程。其中,“知”包括“I-STEM内容”和“I-STEM特性”,“思”包括“I-STEM影响”,“行”包括“I-STEM情境”和“I-STEM过程”(见表二)。表二I-STEM模式的领域和组织主题(ITEEA,2016)领域:知(knowing),指获娶组织信息,并理解信息的关系。I-STEM内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以及STEM整合的其他内容。I-STEM特性: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特性在于这些学科内容是自然联系的,但这些学习领域传统是独立的。所有领域都要求理解内容并思考如何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领域:思(thinking),指通过组合并聚焦信息,进行有意义学习。I-STEM影响:STEM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人类及其环境。这些影响可能对个体、社会或全球产生正面或负面、有意或无意的影响。领域:行(doing),,指以应用的方式行动、表现、执行或获取知识。真实世界的应用和联系(I-STEM情境):STEM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情境化应用。I-STEM过程:STEM各领域和跨领域中的问题解决实践,包括探究(科学)、设计(技术与工程)、建模(数学)。表三五年级I-STEM主题(Barbato,2016)领域知思行组织主题I-STEM内容I-STEM特性I-STEM影响I-STEM情境I-STEM过程主题物质、测量和问题解决:通过问题解决过程中合作实验理解物质的结构和特征,使用体积测量解决工程问题。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植物、动物、分解者和环境中物质的运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新的农业和生物技术解决方案,最终用多媒体和视觉媒体呈现。发现和发明:记录并画出地球和月球轨道每天的变化模式,以及这?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分类号】:G63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鸿娟;;三类课程相融整合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3年04期
2 王琳琳;;高中数学与多媒体整合模式下教育研究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2期
3 樊晓彬;;构建课程建设整合模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07年27期
4 钟柏昌;张丽芳;;美国STEM教育变革中“变革方程”的作用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蔡站中学 焦宗双;校本教研“三位一体”整合模式的探索[N];学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丽娜;STEM教育发展研究与课程实践[D];东南大学;2016年
2 刘定柱;教师纠错和同伴纠错整合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2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4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