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发布时间:2019-11-01 04:54
【摘要】:在当前初中学段的教学现实中,历史学科往往不被重视。站在历史教师的角度看,这样的状况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之下,历史教师或许应该反思初中历史学科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初中历史学科凭借什么才能够被重视?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初中历史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回答类似的问题。伴随着教育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系统论、学习论等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进步,教学设计思想逐渐传播开来,教育教学界普遍认为“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受教育科学化运动思想的影响,笔者赞同“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教师再谋求发挥其个性特质,施展个人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及重视。关于课堂教学目标,我们常常把它比做一节课的“准绳”,同时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而且是课堂教学工作的最终归宿。没有教师否认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现实中,教师又往往将其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目标在一线教学中常常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本文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首先提出选题的原因。笔者从教育、教学的目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这15年的实践历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本人在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三年的学习心得以及结合本人在日常学习、实习时与一线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四个角度阐明了选题的原因。其次,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问题,在本章第二节中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研究历程及成果。研究成果因研究人员身份、职业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高校及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理论研究方面,而中学一线历史教师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课堂教学问题具体分析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指导与支撑。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并通过教学案例辅之。在研究目标方面,笔者将目光着重放在发现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落实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以期找到问题的成因。最终,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之上,初步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建议。在本文第二章中,笔者从比较的角度梳理了教案与教学设计二者的差异。在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之上引出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系统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与落实的意义。同时,指出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三章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本章从两大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根据笔者搜集整理的资料,发现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在制订与落实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尝试着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概括,笔者将其分为六种类型:1、课堂教学无目标、少目标型;2、简单移植、机械复制、假大空型;3、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混乱、缺乏核心目标型;4、表述有误型;5、表述单一型、“三维目标表述模式”固化型;6、丢失主体、主体偏重一方型,并就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一一展开论述。第二,根据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四个角度——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本身、教师自身素养、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现行评价测量体系出发,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出现以上众多问题的原因。在前三章的基础之上,笔者在第四章的论述中,尝试着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落实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三点实施建议:首先,确定以学定教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其次,通过确立阶段目标、制订中期目标、明确核心目标,把握教学主题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关注机会目标与生成性目标这三种方法来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意义建构;最后,针对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臃肿化的趋势,初步提出为课堂教学目标“消肿”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1
本文编号:2553983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郑林;;中学历史课程“过程”目标相关问题探讨[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1期
2 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育人价值的理解与评价——立意、目标、逻辑、方法和策略[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7期
3 王泽龙;;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不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8期
4 高荣法;;成功教学 目标先导——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12期
5 冒兵;;学习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55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5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