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教师期望对中学“学困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6:51
   “2030行动框架”提出的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中要求给每个公民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推动教育进步的助推器,国家已经通过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学公平落地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良好解决。“学困生”问题是体现在微观层面的一种教学不公平现象,他们的存在不仅限制学生自身的发展、影响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谐校园的构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稳定。因此,为了更好实现教育公平,“学困生”问题亟待解决。而教育者对“学困生”现象的忽视是这一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发挥社会学想象力从班级社会学的四大研究领域中选取处于教学领导地位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研究教师差异行为对“学困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探究教师期望在“学困生”自我概念建构中的作用,明确消极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倡导构建积极教师期望观,进而提出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以教育社会学中的教师期望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将“学困生”问题的解决贯穿于教师教育观、教学价值、教学主体、师生关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氛围、教学管理与评价之中。从教师教育观来看,教师应对全体学生确立积极的期望教育观,合理进行角色定位,正确看待“学困生”问题。从教学价值导向和教学主体来看,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意识,尊重学生的教学价值主体地位,有效调试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冲突,积极实施全纳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教育的主体,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师生关系看,“学困生”在教育中一直扮演着“多余人”角色,他们长期缺乏来自教师的关怀与关注。为此,可借鉴内尔·诺丁斯提出的关怀型师生关系得以改变,将每一个学生都纳入教师关怀的视野,使学生能切实体会到来教师的关怀与期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增强学生的亲师性。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氛围看,教师应帮助学生创设共同愿景,促进班级合作氛围的形成,用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充满关爱的其他文化群体感染和温暖“学困生”。从教学管理与评价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评价标准,重视教学评价的长远效应,促进教学评价的创新性,使学生跳出“分数旋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潜能开发,最终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加快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学位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32.0
【部分图文】:

模型图,模型,教师,知觉


图 1 Brophy 和 Good 模型资料来源:丁蕙. 教师期望效应[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0.这一模型的优势在于:强调了教师期望效应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必须要将期转化成以符号为媒介的输出方式。并且,这一模型指出,只有学生将教师的期望吸收转化,才能使教师的预言得以实现,但这一模型存在过于简单和概括的弊端,该模型主要以期望传递的一般形式而存在。(2)期望交流模型①受到成就归因理论、学习无助理论和控制点理论的启示,库伯(Cooper)提出了期交流模型。该模型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步:①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对学生形不同的期望类型。②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互动背景和已经形成的期望会影响教师的控知觉。互动背景主要包括互动发起者(教师还是学生)和互动场景(公开的还是私下)。控制知觉是指互动内容、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三个方面。②当互动是由教师发起,教师处于主动地位会使教师拥有更多的心理安全感,让教师感觉更容易控制互动。还特别指出,低期望学生更容易受到控制点的影响。③教师的控制知觉会影响互动的氛和反馈的性质,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认为对低期望者的控制有利于该生的发展,那么

交流模型


图 2 库伯(Cooper)期望交流模型源:范立恒. 教师期望效应[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注意到了教师行为对学生自我概念影响,并且该模师心理因素对教师期望形成产生的影响,但库伯模式中教师的严格控制会”的产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Rosenthal 中介因素模型① 年,罗森塔尔(Rosenthal)提出教师期望传递“四要素说”,他认为教师气氛、反馈、输入和机会提供四方面传递期望。氛:给不同学生营造亲切或消极的情绪气氛,并通过语言或非言语方式馈:对学生不同的行为或学业反馈给予不同的评价;入:给不同期望等级下的学生所授的内容在深度上有所差别;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回答问题机会。 年,罗森塔尔(Rosenthal)和哈里斯(Harris)通过对大量教师课堂行为

学困生,研究方法,适切性,情境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现,寻求解决“学困生”问题的新途径,提倡教师树立积极期望教育观,为“提供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与可能性,切实提升“学困生”的课堂地位,改变“的生存境遇,注重“学困生”心理健康发展,尽最大可能将他们培养成我国社代化建设的合格者。本研究研究的具体思路如下:首先,从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运用社会,从理论上解释教师期望效应如何对学生自我概念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实地教学中“学困生”的实际生存状态,用真实案例呈现教师差别行为导致的三种”模式,即消极教师期望的不良影响。再次,体现积极期望教育观的价值及其。最后,回到建构论体系中提出转化“学困生”的教师期望策略,探寻课堂转化”的途径以及预防“学困生”产生的现实路径。以期加深人们对教师期望效应的认识,增强人们对“学困生”问题的理解与关怀。本文的研究思路具体如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瑜;葛菁;;“晕轮效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12期

2 薛博文;熊熠辉;;标签理论对班级边缘群体的分析与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04期

3 操龙升;;浅析心理学“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24期

4 李敦东;;近30年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述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彭晓蓉;;教师非语言行为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关系研究[J];外国语文;2012年01期

6 杨丙涛;;班级管理之刻板效应[J];班主任;2011年09期

7 张冬梅;;多元智能理论述评[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8期

8 谢郁;;洛克的教育思想探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9期

9 曹建琴;;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及培养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2期

10 蒋俊梅;;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特点与功能[J];教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雪晶;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亓玉慧;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刘玉新;高中理科资优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商智娟;父母离异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许小艳;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赵文龙;喀什内初班英语学困生学业成绩归因倾向问题与策略研究[D];喀什大学;2016年

4 吕中海;长沙市C类高中物理必修一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丽清;初中后进生的转化及有效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6 王枫;关于教师学业偏见的成因及克服策略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德美;韦纳归因理论视角下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动机的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曹冉;学困生学习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蒲彩云;基于教师语言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谢飒;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91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91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