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研究 ——以长春市A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0 09: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事业如火如茶的进行,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这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压力对于教师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教师所教科目的不同,其职业压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下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来看,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更大,要高于其他阶段的教师。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对长春市A高中的教师进行调查,分析长春市A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对产生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学校管理层面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使高中教师职业压力得到较好的缓解,从而使高中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并为其他同类校解决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在对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研究过程中,以长春A高中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春A高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并对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了处理,通过均值和标准差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4份,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层领导和各个高考涉考学科教师,回收调查问卷156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7.4%。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管理、学生管理、考试与升学、工资福利、家庭问题、经济问题、个性特征几个方面对教...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1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2 需要理论
    2.3 人本管理理论
    2.4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
    2.5 科学管理理论
第三章 长春市A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的实施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4 长春市A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来源情况分析
第四章 学校组织中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成因分析
    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4.2 自身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教师职业压力源探新[J]. 李夏妍.  教育导刊. 2016(03)
[2]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综述[J]. 刘晓佳.  时代农机. 2016(02)
[3]西藏中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调查[J]. 久米.  西藏教育. 2015(06)
[4]现代校长文化管理之智慧[J]. 陈锋.  教育视界. 2015(01)
[5]挑战性—障碍性压力源研究进展[J]. 刘得格,时勘.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6]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研究综述[J]. 任胜洪,吴红.  理论与当代. 2010(04)
[7]教师压力管理对策探讨[J]. 古崇裕,林映.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7)
[8]基于组织层面探析IT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策略[J]. 杨佳,韩进,高校梅.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4)
[9]对员工压力管理中积极压力源的分析[J]. 闵锐,李磊.  华东经济管理. 2008(09)
[10]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 黄文军.  文教资料. 2008(04)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研究[D]. 陈长萍.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曲靖市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探究[D]. 陈曦.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省级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D]. 孟祥雷.延边大学 2015
[4]大连开发区X高中师资管理研究[D]. 赵军.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管理学视角下高中教师工作时间的研究[D]. 向莉.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组织变革情景下工作积极压力影响因素研究[D]. 田美静.北京邮电大学 2015
[7]高中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与缓解对策研究[D]. 蒋运秀.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包头市昆都仑区高中教师激励方式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 董嘉懿.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9]80后高中教师职业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D]. 张迪.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10]北京市第S中学高中部教师工作压力源管理研究[D]. 李晓艺.首都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49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149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