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生班级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乐观人格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26 04:52
  亲社会行为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助人、合作、分享、友善等行为,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初中阶段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探讨这个阶段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环境作为一个学生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起着较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乐观人格是对未来事物发展的一种普通的积极预期,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探讨班级环境、乐观人格、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意义,以便促进中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选取湘潭市三所中学,总共92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运用Scheier和Carver编制的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LOT-R)、江光荣的《我的班级》调查问卷、寇彧改编的亲社会行为量表对初中生实施调查了解这三个变量的具体特征,研究初中生班级环境、乐观人格、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班级环境
        1.1.1 班级环境概念
        1.1.2 班级环境测量
        1.1.3 班级环境的相关研究
    1.2 乐观人格
        1.2.1 乐观人格概念
        1.2.2 乐观人格测量
        1.2.3 乐观人格的相关研究
    1.3 亲社会行为
        1.3.1 亲社会行为经典理论
        1.3.2 亲社会行为概念
        1.3.3 亲社会行为类型
        1.3.4 亲社会行为测量
        1.3.5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1.4 亲社会行为、乐观人格与班级环境的关系研究
        1.4.1 班级环境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1.4.2 班级环境与乐观人格之间的关系
        1.4.3 乐观人格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1.5 问题提出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对象
    2.5 研究工具
        2.5.1 班级环境量表
        2.5.2 生活取向量表修订版(LOT-R)
        2.5.3 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
    2.6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分析
    3.1 初中生班级环境的特点
        3.1.1 初中生班级环境的总体状况
        3.1.2 初中生班级环境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2 初中生乐观人格的特点
        3.2.1 初中生乐观人格的总体状况
        3.2.2 初中生乐观人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3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特点
        3.3.1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
        3.3.2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4 初中生班级环境、亲社会行为以及乐观人格的相关分析
    3.5 初中生班级环境、亲社会行为与乐观人格的回归分析
        3.5.1 初中生班级环境对乐观人格的回归分析
        3.5.2 初中生乐观人格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3.5.3 初中生班级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3.5.4 初中生乐观人格在班级环境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第4章 讨论
    4.1 初中生班级环境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4.2 初中生乐观人格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4.3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4.4 初中生班级环境、亲社会行为与乐观人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4.5 初中生班级环境、乐观人格、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少年初中生心理健康结构与特点研究[J]. 俞国良,王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1)
[2]青少年共情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J]. 范明惠,胡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11)
[3]越轨同伴交往对中职生网上过激行为的影响: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J]. 刘晓飞,梁晓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27)
[4]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分析[J]. 曹瑞,张海霞,马丽莉,张志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4)
[5]初中生班级环境与学业压力的关系——北京市重点、普通及打工子弟三类初中校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李蓓蕾,邓林园,陈珏君,倪虹.  教育学报. 2017(03)
[6]班级心理氛围与网络利他: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蒋怀滨,马松,王海霞,林良章,陈甄,李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 沈永贵.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0)
[8]初中生社会支持网络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J]. 朱美侠,张文娟,蔡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10)
[9]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情绪状态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J]. 丁芳,范李敏,张露.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2)
[10]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J]. 张梦圆,杨莹,寇彧.  青年研究. 2015(04)

硕士论文
[1]青少年父母控制、气质性乐观、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 王静雯.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2]初中生道德认同、道德推脱与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 张玉雪.安徽师范大学 2017
[3]初中生感恩、领悟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陈宇琪.吉林大学 2017
[4]初中生班级环境、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D]. 尚小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共情的调节作用[D]. 于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初中生现实性乐观的干预研究[D]. 白雪.陕西师范大学 2016
[7]初中生的班级环境、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D]. 张灵利.武汉体育学院 2014
[8]初中生亲子关系、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赵容.河南大学 2013
[9]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调查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刘文凤.南昌大学 2012
[10]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 张宁.河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50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50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