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8:28
本论文以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篇章的实际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围绕“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收集和数据统计分析,确立“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受传统雷同的教学模式影响,加上应试教育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使得主客体角色固化。“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运用中的策略实施中。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降低“讲”“议”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先学的习惯,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宽到生活中,借助现代化的科技设备,解放学习时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老师更多是引导者和参与者。真正将“翻转课堂”运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研究对初中古诗词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日后古诗词教学的继续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一方面发扬“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优点,另一方面,努力改进在运用中呈现的不足。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翻转课堂”的涵义
二、古诗词教学的涵义
第二节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同伴教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掌握学习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对比统计分析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分析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科教学模式雷同
三、应试教育限制思维
四、主客体角色固化
第三章 “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运用中的策略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的思想认识
一、了解教学的定位
二、明确教学的目的
第二节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优势
一、生活即教育
二、学以致用,各得其所
三、解放学习时空
第三节 “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实施及要求
一、意境教学的翻转
二、诵读教学的翻转
三、美育教学的翻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 刘培. 教育现代化. 2016(02)
[2]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J]. 王米雪.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06)
[3]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美国:历史、现状与课题[J]. 王聪,张凤娟.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9)
[4]“翻转”语文课堂的困惑[J]. 刘映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01)
[5]“翻转课堂”理念下阅读教学难点突破策略[J]. 韩梅波. 小学语文教学. 2014(31)
[6]翻转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阻滞[J]. 林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4(10)
[7]用“翻转”理念观照语文教学实践[J]. 朱海燕. 语文教学通讯. 2014(29)
[8]翻转课堂中“翻转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田爱丽.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0)
[9]变枯燥单调为丰富多彩——谈对高中语文阅读课翻转课堂的认识[J]. 田晓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4)
[10]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 嵇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4(06)
硕士论文
[1]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然.湖南科技大学 2016
[2]“翻转课堂”模式下古诗词教学研究[D]. 沈志斌.扬州大学 2016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曹晓粉.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刘清怡.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策略研究[D]. 邓晓娟.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 王开秀.山东师范大学 2014
[7]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D]. 辛彬.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 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翻转课堂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 何文涛.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0]中美翻转课堂实践案例比较研究[D]. 罗少华.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4659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理论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翻转课堂”的涵义
二、古诗词教学的涵义
第二节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一、同伴教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掌握学习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对比统计分析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分析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科教学模式雷同
三、应试教育限制思维
四、主客体角色固化
第三章 “翻转课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运用中的策略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的思想认识
一、了解教学的定位
二、明确教学的目的
第二节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优势
一、生活即教育
二、学以致用,各得其所
三、解放学习时空
第三节 “翻转课堂”模式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实施及要求
一、意境教学的翻转
二、诵读教学的翻转
三、美育教学的翻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 刘培. 教育现代化. 2016(02)
[2]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J]. 王米雪.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06)
[3]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美国:历史、现状与课题[J]. 王聪,张凤娟. 外国教育研究. 2015(09)
[4]“翻转”语文课堂的困惑[J]. 刘映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01)
[5]“翻转课堂”理念下阅读教学难点突破策略[J]. 韩梅波. 小学语文教学. 2014(31)
[6]翻转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阻滞[J]. 林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4(10)
[7]用“翻转”理念观照语文教学实践[J]. 朱海燕. 语文教学通讯. 2014(29)
[8]翻转课堂中“翻转掌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 田爱丽. 课程.教材.教法. 2014(10)
[9]变枯燥单调为丰富多彩——谈对高中语文阅读课翻转课堂的认识[J]. 田晓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14)
[10]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 嵇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4(06)
硕士论文
[1]翻转课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然.湖南科技大学 2016
[2]“翻转课堂”模式下古诗词教学研究[D]. 沈志斌.扬州大学 2016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曹晓粉.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刘清怡.山东师范大学 2015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应用策略研究[D]. 邓晓娟.华东师范大学 2015
[6]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 王开秀.山东师范大学 2014
[7]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微课程设计与研究[D]. 辛彬.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 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翻转课堂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 何文涛.河南师范大学 2014
[10]中美翻转课堂实践案例比较研究[D]. 罗少华.陕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4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8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