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29 21:02
我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均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构建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些年国内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表明,民族地区是境内外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重点区域,是反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的主战场,维护民族团结一刻不能放松。全国各族人民只有绷紧民族团结这根弦,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活动,才能彻底粉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学校教育是主渠道和主阵地。具有德育功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以其学科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及时贯穿民族团结知识教育。笔者通过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几所高级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情况,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状况及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情况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民族
二、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教育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高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彰显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团结工作重要性分析
一、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民族自治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决定了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刻不容缓
四、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节 做好民族自治地方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一、高中阶段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阶段
二、高中阶段是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三、高中阶段是正确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
四、高中阶段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时期
五、高中阶段是培养维护民族团结行动不可逾越的时期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及其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关联
一、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
二、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关联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特殊优势
一、《政治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三、《经济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一节 高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
一、思政课教材无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内容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素养不足
三、学校和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视不足
第二节 高中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考升学压力影响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全面讲授
二、学校传统安全观制约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部分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淡薄
四、家长对子女民族团结教育重视不足
第四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第一节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加强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二、健全民族团结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三、形成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二节 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知识融入思政课四门必修课程教学
一、扶贫攻坚知识渗透进《经济生活》教学
二、“两个共同”知识渗透进《政治生活》教学
三、“四个维护”知识渗透进《政治生活》的教学
四、“四个认同”知识渗透进《文化生活》教学
五、将“三个离不开”思想渗透进《生活与哲学》教学
六、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渗透进《政治生活》教学
第三节 借助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意义的认识
一、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族团结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新闻事件的分析,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节 注重运用校本课程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
第五章 从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层面加强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课程教学模式
二、社会体验模式
三、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节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一、榜样教育法
二、讨论对比法
三、情感交流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创新路径分析[J]. 蒙良秋. 民族论坛. 2016(05)
[2]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王彤,安丰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06)
[3]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资源的开发[J]. 刘向前.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6)
[4]浅论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全面渗透[J]. 蔡诗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J]. 杨海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04)
[6]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J]. 马文琴. 现代教育科学. 2013(04)
[7]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及教学方法[J]. 张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8]云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尹绍清,尹可丽. 大理学院学报. 2011(07)
[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思想解读[J]. 李会,赵飞. 沈阳大学学报. 2011(01)
[10]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地位[J]. 龚旭芳. 咸宁学院学报. 2010(12)
硕士论文
[1]从乡土教材的视角探析民族团结教育[D]. 李佳珺.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吴桂群.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李炜.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5390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情况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民族
二、民族团结
三、民族团结教育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高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彰显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团结工作重要性分析
一、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三、民族自治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决定了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刻不容缓
四、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节 做好民族自治地方高中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
一、高中阶段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阶段
二、高中阶段是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三、高中阶段是正确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时期
四、高中阶段是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最佳时期
五、高中阶段是培养维护民族团结行动不可逾越的时期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第一节 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及其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关联
一、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
二、思想政治课学科功能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特殊关联
第二节 思想政治课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特殊优势
一、《政治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二、《文化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三、《经济生活》教学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一节 高中民族团结教育现状
一、思政课教材无民族团结教育专题内容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素养不足
三、学校和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视不足
第二节 高中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考升学压力影响对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的全面讲授
二、学校传统安全观制约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部分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淡薄
四、家长对子女民族团结教育重视不足
第四章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第一节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加强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二、健全民族团结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三、形成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二节 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知识融入思政课四门必修课程教学
一、扶贫攻坚知识渗透进《经济生活》教学
二、“两个共同”知识渗透进《政治生活》教学
三、“四个维护”知识渗透进《政治生活》的教学
四、“四个认同”知识渗透进《文化生活》教学
五、将“三个离不开”思想渗透进《生活与哲学》教学
六、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渗透进《政治生活》教学
第三节 借助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提高学生对民族团结意义的认识
一、通过对时事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民族团结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新闻事件的分析,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第四节 注重运用校本课程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效
第五章 从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层面加强高中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思考
第一节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一、课程教学模式
二、社会体验模式
三、家庭教育模式
第二节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一、榜样教育法
二、讨论对比法
三、情感交流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创新路径分析[J]. 蒙良秋. 民族论坛. 2016(05)
[2]我国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王彤,安丰军.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5(06)
[3]大理白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资源的开发[J]. 刘向前. 贵州民族研究. 2015(06)
[4]浅论民族团结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全面渗透[J]. 蔡诗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5]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J]. 杨海波.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04)
[6]中小学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J]. 马文琴. 现代教育科学. 2013(04)
[7]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及教学方法[J]. 张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8]云南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 尹绍清,尹可丽. 大理学院学报. 2011(07)
[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和谐思想解读[J]. 李会,赵飞. 沈阳大学学报. 2011(01)
[10]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地位[J]. 龚旭芳. 咸宁学院学报. 2010(12)
硕士论文
[1]从乡土教材的视角探析民族团结教育[D]. 李佳珺.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研究[D]. 吴桂群.中央民族大学 2012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 李炜.西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5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46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