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1-27 02:26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必修1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一框题第一目的内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部分的内容要求是描述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本质特征,阐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证实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史实介绍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特点,以及从原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议题
(二)版块一:从石器锄耕到青铜稼穑
(三)版块二:从患难与共到不狩不猎
(四)版块三:从茹毛饮血到彼君子兮
(五)回顾议题、课堂总结
(六)结束语
四、教学反思
1.教学主线清晰,教学板块合理。
2.设计表现性任务,强化活动体验。
3.议题支撑活动,发展高阶思维。
4.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学科育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研究[D]. 张铮.河北师范大学 2021
[2]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D]. 任风琴.上海师范大学 2021
[3]具身认知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钟钰.吉林财经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611579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出议题
(二)版块一:从石器锄耕到青铜稼穑
(三)版块二:从患难与共到不狩不猎
(四)版块三:从茹毛饮血到彼君子兮
(五)回顾议题、课堂总结
(六)结束语
四、教学反思
1.教学主线清晰,教学板块合理。
2.设计表现性任务,强化活动体验。
3.议题支撑活动,发展高阶思维。
4.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学科育人。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亲和力研究[D]. 张铮.河北师范大学 2021
[2]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研究[D]. 任风琴.上海师范大学 2021
[3]具身认知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钟钰.吉林财经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611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1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