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地球”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02-05 07:21
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资源的索取不断加强,环境问题逐渐恶化使得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全球热点问题。为了充分运用当前新的科学技术,有效解决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2012年,国际科技联盟提出“未来地球”计划。该计划希望能够为全球、区域和各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支撑全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在高中所学课程中,地理学科更适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对推进“未来地球”理念的教育十分有利。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将“未来地球”理念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地理课堂成为实施“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首先梳理了“未来地球”理念的内涵和高中地理教育与“未来地球”理念之间的联系等理论知识,借助问卷以及访谈等调查方法,了解“未来地球”理念教学现状。其次,结合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总结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未来地球”理念教育所具备的条件,并以人教版《地理2》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为例,构建体系,进行案例设计。最后,为了更好的在...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未来地球”的内涵
2.2 地理学科与“未来地球”的联系
2.2.1 地理学科中的“未来地球”理念
2.2.2 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现状
3.1 教师和学生“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1.1 地理教师对“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1.2 学生对“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2 地理教学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应试教育体制约束严重
3.2.2 理论与实践脱离
3.2.3 教学方式单一
第4章 地理学科进行“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4.1 地理学科进行“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优势
4.2 地理教材与“未来地球”理念的契合内容
第5章 地理课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教学案例
5.1 “未来地球”理念教育案例教学框架的构建
5.1.1 教学目标设定
5.1.2 案例教学设计原则
5.1.3 案例教学教学过程
5.2 高中地理“未来地球”教育案例教学设计
第6章 地理课开展“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建议
6.1 提高“未来地球”教育的重要性
6.2 挖掘教材中的契合内容
6.3 加强地理教师技能培训
6.4 加大“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投入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和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地球计划与地理学发展[J]. 郭跃. 地理教育. 2018(02)
[2]未来地球科学计划及其在中国的组织实施[J]. 周天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05)
[3]基于“未来地球”科学计划的绿色经济研究启示[J]. 刘凯,任建兰. 生态经济. 2016(03)
[4]面向未来的山地研究[J]. 邓伟. 地理教育. 2015(08)
[5]协同应对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地球2025愿景”[J]. 刘源鑫,赵文武,王军. 生态学报. 2015(07)
[6]“未来地球”科学计划与可持续发展[J]. 辛源,王守荣. 中国软科学. 2015(01)
[7]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的讨论[J]. 樊杰,蒋子龙.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1)
[8]“未来地球”框架文件与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从“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看黄秉维先生论断的前瞻性[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4(08)
[9]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J]. 樊杰. 地理学报. 2014(08)
[10]国际生态系统观测研究计划及启示[J]. 傅伯杰,刘宇.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7)
硕士论文
[1]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 韩路.贵州师范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研究[D]. 李佼芸.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朱一铭.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高中自然地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及教学实践研究[D]. 刘明瑶.首都师范大学 2012
[5]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 魏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研究[D]. 孙玮琪.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1481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未来地球”的内涵
2.2 地理学科与“未来地球”的联系
2.2.1 地理学科中的“未来地球”理念
2.2.2 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现状
3.1 教师和学生“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1.1 地理教师对“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1.2 学生对“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认识
3.2 地理教学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应试教育体制约束严重
3.2.2 理论与实践脱离
3.2.3 教学方式单一
第4章 地理学科进行“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4.1 地理学科进行“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优势
4.2 地理教材与“未来地球”理念的契合内容
第5章 地理课中“未来地球”理念教育教学案例
5.1 “未来地球”理念教育案例教学框架的构建
5.1.1 教学目标设定
5.1.2 案例教学设计原则
5.1.3 案例教学教学过程
5.2 高中地理“未来地球”教育案例教学设计
第6章 地理课开展“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建议
6.1 提高“未来地球”教育的重要性
6.2 挖掘教材中的契合内容
6.3 加强地理教师技能培训
6.4 加大“未来地球”理念教育的投入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创新和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地球计划与地理学发展[J]. 郭跃. 地理教育. 2018(02)
[2]未来地球科学计划及其在中国的组织实施[J]. 周天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6(05)
[3]基于“未来地球”科学计划的绿色经济研究启示[J]. 刘凯,任建兰. 生态经济. 2016(03)
[4]面向未来的山地研究[J]. 邓伟. 地理教育. 2015(08)
[5]协同应对全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地球2025愿景”[J]. 刘源鑫,赵文武,王军. 生态学报. 2015(07)
[6]“未来地球”科学计划与可持续发展[J]. 辛源,王守荣. 中国软科学. 2015(01)
[7]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发展导向的讨论[J]. 樊杰,蒋子龙.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1)
[8]“未来地球”框架文件与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从“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看黄秉维先生论断的前瞻性[J]. 陆大道. 地理学报. 2014(08)
[9]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J]. 樊杰. 地理学报. 2014(08)
[10]国际生态系统观测研究计划及启示[J]. 傅伯杰,刘宇.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7)
硕士论文
[1]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 韩路.贵州师范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研究[D]. 李佼芸.福建师范大学 2015
[3]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 朱一铭.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高中自然地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及教学实践研究[D]. 刘明瑶.首都师范大学 2012
[5]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 魏超.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研究[D]. 孙玮琪.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14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61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