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微课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17:02

  本文关键词:微课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时代为众多领域带来了积极影响,特别是教育领域。人们逐步开始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微课教学与学习模式随之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短小、知识点突出,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的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本文根据建构主义、视听教育理论、学习动机理论等理论基础支撑,结合微课及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探究微课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对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学习者需求分析及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原则,设计了具体的微课案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微课的发展背景;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将微课概念及不同时期微课的发展变化归纳;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支撑微课发展变化及微课设计研究;第四部分是针对高中英语词汇微课前期分析与设计,对学校学生、教师存在的不同问题的分析,列举出具体微课实例;第五部分进行微课的实施与评价,并对微课应用效果进行评述;最后为研究总结,归纳阐述微课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微课 微课教学 高中词汇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4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引言9-10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16
  • 一、微课的相关研究10-12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10-11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11-12
  • 二、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12-14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12-13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13-14
  • 三、微课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14-16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14-15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15-16
  • 第三章 理论基础16-20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6-17
  • 二、视听教育理论17-18
  • 三、学习动机理论18-20
  • 第四章 微课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20-24
  • 一、现常用词汇教学模式20-22
  • (一)语音教学模式20
  • (二)词形教学模式20-22
  • 二、微课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的可行性22
  • 三、基于微课的词汇教学呈现方式研究22-24
  • (一)配有字幕的微课词汇教学22-23
  • (二)无字幕的微课词汇教学23-24
  • 第五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24-42
  • 一、研究对象24
  • 二、研究假设24-25
  • 三、研究工具25
  • 四、实验实施25-29
  • (一)实验准备25
  • (二)课堂实验过程25-29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29-42
  • (一)微课词汇教学与传统词汇教学效果对比29-34
  • (二)配有字幕的微课与无字幕微课教学效果对比34-37
  • (三)微课教学调查问卷37-42
  • 总结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一46-50
  • 附录二50-53
  • 附录三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12期

2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3 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6期

4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5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7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8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9 吴秉健;;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趋势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1期

10 叶冬连;焦建利;;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微课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436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