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本色语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1:08

  本文关键词:本色语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本色 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摘要】:针对文本解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论文以本色语文的基本理念为依据,分析当前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希望为文本解读回归本色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本色语文与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从本色语文的提出背景及具体内涵出发进一步界定文本解读在本色语文视角下的定义,然后从建构主义、对话理论、全日制语文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理论对本色语文视角下文本解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文本解读在本色语文视角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从解读内容、解读主体、解读方法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以上几个问题得出应试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课程理念是导致文本解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依据文本解读存在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在本色语文视角下文本解读的应对策略。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解读标准、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等。其次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主要从学情,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三方面分析。再次以文本为依托,从尊重文本,进行个性解读、体会文本语言魅力、运用对比阅读,体会文本的艺术魅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教学方法入手,强调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并通过设疑激趣来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
【关键词】:本色 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缘起8-11
  • 二、 本论文的创新点11
  • 三、 研究意义11
  • 四、 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本色语文与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概述13-24
  • 第一节 “本色语文”提出的背景及内涵13-17
  • 一、 本色语文提出的背景13-15
  • 二、 本色语文的内涵15-17
  • 第二节 本色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定义17-19
  • 一、 文本解读的定义17-18
  • 二、 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定义18
  • 三、 本色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定义18-19
  • 第三节 本色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特点19-22
  • 一、 以语言文字为核心19-20
  • 二、 注重四者对话20-21
  • 三、 具有多元性21-22
  • 第四节 本色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可行性分析22-24
  • 一、 以对话理论为基础22
  • 二、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22-23
  • 三、 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方法论23
  • 四、 以新课标为方向指南23-24
  • 第二章 当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4-34
  • 第一节 当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24-29
  • 一、 解读内容的标准化、单一化24-25
  • 二、 教师独占话语权,学生参与少25-26
  • 三、 解读方法一味求新,华而不实26-29
  • 第二节 当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问题成因分析29-34
  • 一、 评价方法受应试教育影响,功利化29
  • 二、 教师课程理念陈旧,师生关系不平等29-31
  • 三、 教学忽视学生特点,偏离教学要求31-34
  • 第三章 本色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应对策略34-46
  • 第一节 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尊重多元解读34-36
  • 一、 实行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的评价方式34
  • 二、 设立多个解读标准,追求多元化解读34-35
  • 三、 多给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35-36
  • 第二节 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36-39
  • 一、 从学情入手,切入教学内容36-37
  • 二、 增加发言机会,鼓励学生参与37
  • 三、 注重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37-39
  • 第三节 以文本为依托,体会文本艺术魅力39-42
  • 一、 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倡导个性解读39
  • 二、 立足文本,体会文本语言艺术39-41
  • 三、 运用对比阅读,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41-42
  • 第四节 读写结合,,设疑激趣42-46
  • 一、 “读”字当头,感受其声42-43
  • 二、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43-44
  • 三、 善于提问,设疑激趣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克虎;;论教师文本解读的自觉主导[J];教学与管理;2006年16期

2 陈广斌;;如何提高学生文本解读的素养[J];职业;2008年35期

3 于海英;张君;滕妍;;课程实施中文本解读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潘素文;;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四个原则[J];文学教育(上);2009年02期

5 马绍玲;;新课标背景下的文本解读[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6 刘昕;;教师:必须为教材文本解读做好准备[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35期

7 赵徐洲;;文本解读:不断叩问“怎样写”[J];人民教育;2010年02期

8 郭黎明;;文本解读的误区及教学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02期

9 刘t

本文编号:658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58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