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1 07:01

  本文关键词: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刻板行为是ASD儿童区别于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妨碍ASD儿童进行社会融合的一个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低龄段的ASD儿童的刻板行为更多的表现为低水平的、无明确目的与意义的重复性行为,这是一种感知觉异常的表现。但是很多干预方式并未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的刻板行为,也未能从根本上处理到儿童异常的感知觉。在感觉统合训练遭到质疑的情况下,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新的针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方式。本研究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产生的原因、刻板行为干预的相关研究以及知动训练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ASD儿童刻板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他们的刻板行为很多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是寻求或逃避外界感觉刺激的一种方式。目前针对于ASD儿童的刻板行为最为普遍的干预方式是行为疗法,但是该方法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与感知觉相关的疗法也未能充分地调动儿童的七大感知觉领域。本文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Kepart的知觉动作理论以及神经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感觉、知觉、动作之相关关系,在总结前人知动训练的内容与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干预方式和原则。研究采取的是A-B-A倒反试验设计,对三名低龄段的ASD儿童进行了为期10周的研究,第一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刻板行为的种类及时间段;第二周为基线期,对学生自由活动的10分钟进行了为期5天的视频记录;第三周到第八周为干预期,每周5天,每天30分钟的一对一知觉动作训练,并且运用视频记录学生训练前10分钟刻板行为的发生情况。第九周到第十周为倒反期,观察学生在撤除干预之后刻板行为的发生情况。主要探讨了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影响作用和知动训练的教学活动设计两方面。研究结论:(1)寻求感觉刺激是ASD儿童刻板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2)知动训练对刻板行为的干预有立即的和维持的效果(3)知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情绪的稳定、注意力的集中和指令听从能力的增加(4)本研究中知觉动作训练的方法,对于ASD儿童训练干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知动训练 刻板行为 ASD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6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4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动机11-12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内容12
  • 1.3 核心概念界定12-14
  • 1.3.1 ASD12
  • 1.3.2 知动训练12-13
  • 1.3.3 刻板行为13-14
  • 2. 文献综述14-31
  • 2.1 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14-16
  • 2.1.1 ASD儿童刻板行为发生的内因分析14-16
  • 2.1.2 ASD儿童刻板行为发生的外因分析16
  • 2.2 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相关研究16-21
  • 2.2.1 行为疗法17
  • 2.2.2 与感觉、知觉、运动有关的疗法17-20
  • 2.2.3 其他疗法20-21
  • 2.3 自闭症儿童知觉动作特征21-22
  • 2.4 知动训练相关研究22-31
  • 2.4.1 知动训练的理论基础22-25
  • 2.4.2 知动训练与感统训练之区别25-26
  • 2.4.3 知动训练内容和方式26-31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31-39
  • 3.1 研究对象31-34
  • 3.1.1 个案A、B、C于RBS-R中的得分情况31-32
  • 3.1.2 个案A、B、C兴趣物调查32-33
  • 3.1.3 个案A、B、C学习特点调查33-34
  • 3.2 实验设计34-35
  • 3.2.1 基线期34-35
  • 3.2.2 干预期35
  • 3.2.3 维持期35
  • 3.3 研究工具35-37
  • 3.3.1 被试基本情况调查表35
  • 3.3.2 被试刻板行为调查表35-36
  • 3.3.3 知动训练活动设计36-37
  • 3.4 研究程序37-38
  • 3.4.1 准备阶段37
  • 3.4.2 实验阶段37
  • 3.4.3 资料分析阶段37-38
  • 3.4.4 论文撰写阶段38
  • 3.5 资料收集与分析38-39
  • 3.5.1 资料收集方法38
  • 3.5.2 资料分析方法38-39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39-68
  • 4.1 个案A数据处理结果分析39-48
  • 4.1.1 个案A的ABC观察数据表分析39-40
  • 4.1.2 个案A刻板行为三阶段变化情况40-48
  • 4.2 个案B数据处理结果分析48-55
  • 4.2.1 个案B的ABC观察数据表分析48-49
  • 4.2.2 个案B刻板行为三阶段变化情况49-55
  • 4.3 个案C数据处理结果分析55-62
  • 4.3.1 个案C的ABC观察数据表分析55-56
  • 4.3.2 个案C刻板行为三阶段变化情况56-62
  • 4.4 个案A、B、C刻板行为变化情况分析62-63
  • 4.5 个案A、B、C访谈结果分析63-65
  • 4.6 讨论65-68
  • 4.6.1 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影响作用65-66
  • 4.6.2 ASD儿童知动训练活动设计分析66-68
  • 5. 结论68-70
  • 5.1 寻求感觉刺激是ASD儿童刻板行为发生的原因之一68
  • 5.2 知动训练对刻板行为的干预有立即的和维持的效果68-69
  • 5.3 知动训练可以促进儿童情绪的稳定、注意力的集中和指令听从能力的增加69
  • 5.4 本研究中知觉动作训练的方法,对于ASD儿童训练干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69-70
  • 6. 研究限制与建议70-72
  • 6.1 研究限制70
  • 6.1.1 研究对象范围狭小影响结论的推广度70
  • 6.1.2 干预与维持的时间不足70
  • 6.1.3 缺少ASD儿童知觉动作能力的评估70
  • 6.2 研究建议70-72
  • 6.2.1 增加ASD儿童知动训练方面的研究70
  • 6.2.2 研究本土化的知觉动作能力评估量表70-71
  • 6.2.3 增加对ASD儿童高水平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71-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76-77
  • 附录B:学生兴趣调查表77-78
  • 附录C:学生学习特点调查表78-79
  • 附录D:重复性行为量表79-85
  • 附录E: 个案A知动训练活动设计85-88
  • 附录F: 个案B知动训练活动设计88-91
  • 附录G:个案C知动训练活动设计91-95
  • 附录H: 刻板行为记录表95-96
  • 附录I: 家长访谈表96-97
  • 致谢9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自闭症幼儿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2 张志勇;邓淑红;;自闭症儿童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体育科学;2010年08期

3 金月玲;;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1期

4 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5 方思颖;;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6 潘开祥;徐云;王敏;水仁德;;弱智儿童动作训练的理论和方法[J];应用心理学;1993年01期

7 武博雅;;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干预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3年Z1期


  本文关键词: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19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c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