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18:12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云南边境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大多为山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发达,形成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构成多种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的文化背景,也使整个边境地区的教育沐浴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之中。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边境沿线逐渐对外开放,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频繁,以往封闭落后的边陲之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这也致使边境地区民族群体已有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带来了不利于边境教育安全的一系列问题。边境教育安全对维护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了客观把握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本研究尝试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借鉴多元文化理论、文化适应与整合理论以及教育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对云南边境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以期揭示当前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探寻出一条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可行性道路。研究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安全研究的视野,丰富边境教育安全的研究内容,而且对于促进边境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在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的基础之上,论文旨在厘清从冷战后期到21世纪初期,国外对教育安全研究的基本历程,探析教育安全研究的新趋势。在剖析教育安全概念的基础之上,结合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实地调研,论文界定并论述了边境教育安全的概念和特征,进而提出了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边境教育安全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初步形成了边境教育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调查研究。根据本研究初步形成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参与性观察对云南三个边境县的教育安全状况进行实地考察,以期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状况做总体评价,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基本梳理。第四部分结合实地调研、问卷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结果,进一步阐释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边境教育的价值取向、边境教育的内容、边境教育的方法与路径及边境教育产生的“文化不适应者”等问题做了重点分析。第五部分结合边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了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思路和可行性路径,以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云南边境教育安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云南边境地区 多元文化 教育安全 学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34
  • 第一节 选题缘由10-12
  • 一、教育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10
  • 二、边境教育安全面临冲击与挑战10-11
  • 三、以多元文化视野开展研究是促进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应然与实然选择11-12
  • 四、参与导师课题为本研究提供契机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13
  • 一、理论意义12-13
  • 二、现实意义13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3-24
  • 一、研究现状综述13-21
  • 二、研究现状述评21-24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24-26
  • 一、文化24-25
  • 二、多元文化25
  • 三、教育安全25-26
  • 第五节 研究设计26-34
  • 一、研究对象26-29
  • 二、研究思路29-30
  • 三、研究方法30-34
  • 第二章 理论支撑: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框架初探34-55
  • 第一节 国外教育安全研究的进展与新趋势34-41
  • 一、教育安全研究的进展34-39
  • 二、教育安全研究的新趋势39-41
  • 第二节 边境教育安全的概念与特征41-46
  • 一、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概念41-43
  • 二、边境教育安全的基本特征43-46
  • 第三节 多元文化视角下边境教育安全的分析框架46-55
  • 一、分析框架建构的理论依据46-48
  • 二、分析框架建构的思路48-50
  • 三、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50-55
  • 第三章 现实盘点: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现状考察55-76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的基本特征55-58
  • 一、多样的自然生态55-56
  • 二、滞后的经济发展56
  •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生态56-57
  • 四、复杂的跨境民族影响57-58
  • 第二节 考察样本县的基本状况58-66
  • 一、三个样本县的基本县情58-59
  • 二、从边陲走向开放前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59-61
  • 三、教育发展的成效与局限61-66
  • 第三节 考察样本县促进教育安全的基本路径66-71
  • 一、以课程为载体提高文化认同66-68
  • 二、以民族文化活动为动力增强民族意识68-70
  • 三、以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维护边境稳定70-71
  • 第四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总体评价71-76
  • 一、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形势基本稳定71-72
  • 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遭受外在环境的潜在挑战72-73
  • 三、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源于自身的安全问题73-76
  • 第四章 直面短板: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76-111
  • 第一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76-93
  • 一、民族文化认同感偏低76-81
  • 二、正确的多元文化观的缺失81-85
  • 三、主流文化为主的文化非整合85-91
  • 四、教育出来的“文化陌生人”91-93
  • 第二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93-111
  • 一、边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民族凝聚力的弱化93-97
  • 二、边境教育内容的非多元产生不正确的多元文化观97-101
  • 三、边境教育方法与路径的非多元文化整合致使民族文化的“非涵化”101-107
  • 四、学校教育产生的文化不适应者不利于边境社会的和谐稳定107-111
  • 第五章 展望未来: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思路与路径选择111-123
  • 第一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发展思路111-114
  • 一、外源支持与内源发展相结合,唤醒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发展自觉111-112
  • 二、国家普通教育与地方性知识教育相整合,形成促进边境教育安全的文化和谐112-113
  • 三、创新发展与适度超前相统一,构建保障边境教育安全的长效机制113-114
  • 第二节 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的路径选择114-123
  • 一、完善相关的教育法规,为边境教育安全提供法律保障114-115
  • 二、加强边境沿线教育合作交流,,提升边境教育竞争力确保边境教育安全115-116
  • 三、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实现边境地区“人”的安全发展116-119
  • 四、打造学校特色提高教育认同,促进边境教育自在安全感的形成119-123
  • 参考文献123-126
  • 附录126-147
  • 附录一: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调查调研所需资料目录(近三年)126-132
  • 附录二: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调查访谈提纲132-134
  • 附录三: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教师调查问卷134-139
  • 附录四: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学生调查问卷139-143
  • 附录五:云南边境教育安全课题家长调查问卷143-147
  • 致谢147-1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1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铁;;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沈小碚;;对多元文化课程构建的理性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胡仲勋;俞可;;教育危机威胁国家安全——《美国教育改革与国家安全》报告解读[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02期

4 杨宝琰;万明钢;;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5 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孙秋云;;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何青颖;刘寒雁;;云南跨境民族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旦智多杰;藏汉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下学生文化认同及智力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云南边境教育安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20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