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1:13
本文关键词: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公共文化服务设定的价值目标看,公共文化资源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与学校共享不仅能够克服边境地缘限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全民共享”;而且丰富了边境民族学校的教育文化资源,支持边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信息资源的教育功能转化,开展公民培育,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扶“智”与扶贫并举,推进科教兴边,提升边境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可保证边境地区的“文化安全”。 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推进,出现公共文化服务收效甚微的现象,社区与学校教育文化资源“供需失调”。边境社区构建了“县级图书馆—乡镇级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三级服务站点,形成了卫星接收、互联网传输和光盘传播的“天、地、人三网融合”的信息传输模式。各级文化站点配备有完善的基础文化设施,能够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然而,配置到位的大量文化基础设施遭遇闲置浪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与此同时,边境民族学校,由于教育文化资源的匮乏,难以支持学校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课程和文化活动的发展,难以满足师生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基于自成体系的教育文化资源发展格局,学校与社区如何以资源需求为导向,突破技术等瓶颈制约,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是促进“服务延伸”的主要关注点。 根据两次前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存在政策制度、技术、资源内容三方面的困境。进而,针对边境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学校对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现实需求,在已有共享途径的基础上,构建宏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观层面,依赖卫星、互联网、移动存储等模式,提出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共享策略,“以校领乡”促进学校、社区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共享。最后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提出,未成年人要提升参与文化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利用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教学转化,在教学文化的培养中满足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社区民众参与度影响着共享的有效实施。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的同时,既填补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空白,又促进了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教育文化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 文化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22
- (一) 问题的提出8-10
- 1. 云南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面临严峻形势8-9
- 2. 社区“服务延伸”如何与学校“需求”对接9-10
- 3.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问题10
- (二) 已有研究基础10-19
- 1. 云南边境文化安全的相关问题10-11
- 2. 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在边境地区推进的相关研究11-14
- 3. 信息时代学校与社区文化资源的互动14-17
- 4. 社区文化信息资源支持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17-19
- (三) 选点依据与问卷研制19-20
- (四) 研究方法20-22
- 一、 边境民族学校临近社区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现状22-33
- (一) 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23-24
- (二) 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24-28
- (三) 村级农家书屋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28-31
- (四) 社区其他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情况31-33
- 二、 边境民族学校文化资源的配送及应用33-42
- (一)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33-35
- (二) 学校文化课程资源建设35-39
- (三) 学校文化活动39-42
- 三、 信息共享困局:学校与社区各自为阵42-55
- (一) 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为学校共享42-50
- 1. “文化共享”工程进学校43-45
- 2. 社区文化资源进课堂45-47
- 3. 社区文化站点为学生提供校外学习平台47-50
- (二) 学校文化资源对社区开放50-55
- 1. 学校基础设施开放51-52
- 2. 学校人力资源开放52-53
- 3.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53-55
- 四、 影响因素:基于内容、技术与制度的分析55-66
- (一)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制约55-58
- 1. 资源的普适性与地方性55-56
- 2. 资源内容的更新56-57
- 3. 资源的针对性57
- 4. 资源的宣传57-58
- (二)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障碍58-61
- 1. 资源传输标准不统一59
- 2. 资源的个性化平台缺失59-60
- 3. 资源教学转化的技术水平低60-61
- (三) 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制度瓶颈61-66
- 1. 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淡薄61-62
- 2. 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制度监管不透明62-63
- 3. 资金分配与保障制度不健全63-64
- 4. 缺乏共享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保障64-66
- 五、 步出困局:“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共建共享策略66-86
- (一) 宏观层面:文化信息化服务的内容构架66-72
- 1. 支持与保障系统67-69
- 2. 文化资源系统69-71
- 3.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71-72
- (二) 中观层面: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策略72-81
- 1.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依据73-74
- 2.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基础74-78
- 3. 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78-81
- (三) 微观层面:个体参与文化共享的策略81-86
- 1. 培养未成年人的参与意识81-82
- 2. 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文化82-83
- 3. 提高社区民众的参与度83-86
- 结论86-88
- 参考文献88-92
- 附录92-98
- 后记9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和平;;充分发挥大城市图书馆作用 带动事业全面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3期
2 李春明;张炜;高恩泽;;基于数字电视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年01期
3 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王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年01期
5 熊才平;戴红斌;;将乡镇中心学校建成当地信息资源中心的理论与构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6 罗江华;张诗亚;;论中小学信息资源集成的技术特点演变[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谭可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传媒教育嵌入[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黄向群;;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上)[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8年02期
9 蔡贤榜;;高校网络文化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罗江华;;论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构建及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33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