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美国“在家上学”运动与公立学校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7-09-07 08:52

  本文关键词:美国“在家上学”运动与公立学校的应对


  更多相关文章: 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公立学校 家庭教育


【摘要】:美国"在家上学"运动的迅速发展给公立学校带来了挑战,它导致公立学校的优质生源大批流失,并对公立学校的经费来源构成了威胁。公立学校对"在家上学"运动的态度经历了从排斥到合作的过程。公立学校与"在家上学"开展合作的方式包括开放资源和设施、开发专门项目、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等。这种合作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学生、家长、公立学校和政府等相关主体均因此而受益。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在家上学 家庭学校 公立学校 家庭教育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国家“在家上学”运动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08) 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又被称为“家庭学校”(Home School),指的是儿童到了入学年龄,但却仍然以家庭而非学校为主要教育场所,由家长或家庭教师而非学校教师承担教育任务、组织教育活动的教育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当个别家长开始选择自己在家教育孩子而不是让他们去学校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赵庭;;家校合作的阻滞因素及消解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陈方红;;教育过度:基于家庭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乔冬;;家庭主要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4期

5 王丽霞;;社会转型对家长角色提出新要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倪冰;;困境与反思——聚焦务工农民子女的小学班级交往[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4期

7 朱平;;大学生首次就业期望收入的调查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和苗苗;;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J];纺织教育;2009年03期

9 周悟;;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点[J];法制与社会;2008年16期

10 李平明;徐敏;;论学校教育功能的边界[J];大学教育;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情;;学校“再生产理论”本土化的几个问题[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宫丽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有升;被规限的“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世民;错位与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平果;师生隐性冲突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培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6 卢松波;我国中小学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梦楠;S中学师生关系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欣;上海初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腼;融入的故事[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付康;大学生群体“考证热”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光才;;以“政治正确”的名义[J];读书;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2 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阿力甫·热介甫;关于家庭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2004年11期

5 杨湘红;家庭教育之误区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6 常万新;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与对策探析[J];教育探索;2004年12期

7 田锋;适应形势发展 做好四个转变[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S1期

8 彭睿;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9 秦筱萌,李贤军;重视在青少年影视时尚追逐过程中的家庭教育[J];教书育人;2004年09期

10 鄂玉祥;家庭教育不应被忽视[J];教书育人;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卿;;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2 初源芳;;第一讲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3 初源芳;;第二十三讲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黄明科;;谈谈对老年人的家庭教育[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老年知识分子的生命质量座谈会论文集[C];2002年

5 秦慕萍;汪蝉娟;刘援;;构建家校合一的家庭教育工作和谐平台[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肖承凯;邱厚明;;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邓德桦;;家庭教育思考与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世界;;临夏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高原;张占友;王泉;;关于家庭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钱永发;;家庭教育的认识、认清及务必做好[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晴宜;创新发展家庭教育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若葵;家庭教育“十五”规划总结会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孙敏 实习生 颜琴;家庭教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N];桂林日报;2006年

4 冯舒玲 实习生 范杉珊;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落户我区[N];宁夏日报;2007年

5 记者 陈娟;云南家庭教育讲师团促进家庭和谐[N];人民日报;2006年

6 李建平;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表彰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张鑫 实习生 白玲;我省家庭教育网络学校本月下旬开通[N];陕西日报;2006年

8 李丽;家庭教育的作用[N];铁岭日报;2006年

9 记者 唐龙 赵秉瑜;延安市家庭教育网络学校启动[N];延安日报;2006年

10 徐丹;齐抓共管 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N];驻马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培;傈僳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尤廷兰;景颇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单璐;梁启超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运宏;从畅销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思考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建英;社会变迁条件下的家庭教育浅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黎丽娟;城市化进程中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卫东;“新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学校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鲁英;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80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