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12:04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残疾大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遇,但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压力与挑战,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指导。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上海市37所高等院校的124名残疾大学生及115名非残疾大学生实施调查,并对9名残疾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影响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相关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1)残疾大学生整体就业心理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较为明显;(2)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政策认知良好,但自我及职业认知显著低于非残疾大学生;(3)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较为消极,社会的不接纳态度造成的压力最大;(4)残疾大学生就业准备普遍不足,尤其缺乏清晰的职业意向和职业规划;(5)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倾向鲜明,尤为注重环境和精神因素;(6)残疾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等因素与其就业心理存在显著相关。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了提升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水平的四点建议:(1)健全残疾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提高社会接纳度;(2)加强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实施差别化的指导策略;(3)增进与残疾大学生情感层面的沟通,提高家庭亲密度;(4)主动寻找实践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社会支持。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 就业心理 相关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60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部分 绪论10-13
- 1 问题提出10-11
- 2 概念界定11
- 2.1 残疾大学生11
- 2.2 就业心理11
- 3 研究方法11-12
- 4 研究意义12-13
- 4.1 理论意义12
- 4.2 实践意义12-13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13-24
- 1 国外研究综述13-17
- 1.1 相关理论简介13-15
- 1.2 相关研究综述15-17
- 2 国内研究概述17-24
- 2.1 残疾人就业研究概述17-18
- 2.2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概述18-22
-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可拓展空间22-24
-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24-29
- 1 研究目的24
- 2 研究对象24-25
- 3 研究内容25
- 4 研究工具25-27
- 4.1 调查问卷25-27
- 4.2 访谈提纲27
- 5 研究过程27-29
- 5.1 预调查27-28
- 5.2 正式调查28
- 5.3 正式访谈28
- 5.4 数据分析28-29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29-42
- 1 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29-38
- 1.1 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总体情况29-33
- 1.2 与非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总体比较33-34
- 1.3 不同组别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34-38
- 2 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相关因素分析38-42
- 2.1 个体、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因素与就业心理的相关分析38-39
- 2.2 各相关因素对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回归分析39-42
- 第五部分 讨论与建议42-51
- 1 讨论42-48
- 1.1 残疾大学生整体就业心理水平不高,且两极分化较为明显42
- 1.2 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政策认知良好,但自我及职业认知水平低42-43
- 1.3 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较为消极,社会的不接纳态度造成的压力最大43-44
- 1.4 残疾大学生就业准备普遍不足,尤其缺乏清晰的职业意向和就业规划44
- 1.5 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倾向鲜明,尤为注重环境和精神因素44-45
- 1.6 家庭亲密度、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等因素与就业心理存在显著相关45-48
- 2 建议48-51
- 2.1 健全残疾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提高社会接纳度48-49
- 2.2 加强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实施差别化的指导策略49
- 2.3 增进与残疾大学生情感层面的沟通,提高家庭亲密度49-50
- 2.4 主动寻找实践机会,,充分利用现有社会支持50-51
- 第六部分 创新与不足51-52
- 1 创新51
- 2 不足51-52
- 附录52-61
- 附录1 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调g示
本文编号:80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80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