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宋代儿童的家庭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7 15:38

  本文关键词:宋代儿童的家庭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儿童 家庭教育


【摘要】:宋代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史和教育史研究的交汇点,涉及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家庭生活、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以家训、笔记、墓志铭、绘画作品等材料探究宋代儿童的家教内容和方式。宋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呈现繁荣景象,家教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育方法上更加合理多样,显现了富有时代特点的家教内涵。 宋代儿童的家教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的教诲、文化知识的习得和生活技能的传授三个面向。人伦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融入在儒家礼法的教育里。功名思想受到父母长辈的追捧,家教目的功利性明显增强。宋人的忧患意识加重,忠君守节色彩的爱国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彰显。宋代以文道而治天下,家长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及早为孩子能考取功名而作准备,生活技能的传授则使儿童学得谋生立世的手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节俭持家的行为方式。 宋代儿童的家教方式上既有传统的延续也有新的发展。注重启蒙环境的影响,懂得根据其不同子女的年龄而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根据不同的性格、天赋和才能等条件而灵活施教,以求达到“尽人之材”的目的。在施教过程中,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宋人以言教身教并重,注重采用严爱结合、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通过游戏、文艺活动、节日习俗等移风易俗、寓教于乐的形式陶冶儿童的性情。 从家教内容和家教方法两方面看,其特点都来源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因素。宋代科举制度完善的推动效应下,“取士不问家世”成为社会主流,,读书应举成为指向明确的家教目的。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家教内容功利性增强。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了重整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重视儿童家教的开发,理学的思想渗透于宋代儿童的家教中。
【关键词】:宋代 儿童 家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 相关概念的说明10-12
  • 二、 学术史回顾12-16
  • 第一章 宋代儿童的家教内容16-33
  •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教诲16-24
  • 一、 人伦孝道16-18
  • 二、 功名思想18-20
  • 三、 忠君守节20-24
  • 第二节 文化知识的习得24-29
  • 一、 读书技能的训练24-27
  • 二、 经学教育27-29
  • 第三节 生活技能的传授29-33
  • 一、 居家生活的指引29-30
  • 二、 谋生自立的培养30-31
  • 三、 节俭持家的训诫31-33
  • 第二章 宋代儿童的家教之道33-50
  • 第一节 注重早教与启蒙环境33-35
  • 一、 及早施教33-35
  • 二、 注重环境35
  • 第二节 知其子而因其教35-37
  • 一、 循序渐进35-37
  • 二、 因材而教37
  • 第三节 家长的榜样示范37-41
  • 一、 言传身教38
  • 二、 以身作则38-41
  • 第四节 教子须严爱结合41-43
  • 一、 反对不教而责41-42
  • 二、 切忌溺爱放纵42
  • 三、 提倡教爱结合42-43
  • 第五节 寓教于乐,陶情怡性43-50
  • 一、 玩具游戏44-45
  • 二、 文艺表演45-46
  • 三、 节日娱乐46-50
  • 第三章 宋代儿童家教特点的时代因素50-59
  • 第一节 科举完善的推动效应50-53
  • 一、 取士不问家世50-51
  • 二、 读书应举激励人心51-53
  •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利益驱动53-55
  • 一、 经济意识的增强53-54
  • 二、 侈靡之风的动力54-55
  • 第三节 理学构建的深刻影响55-59
  • 一、 理学家对童蒙教育的重视55-57
  • 二、 “入理”而“入礼”57-59
  • 结语59-62
  • 参考文献62-67
  • 后记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贾芳芳;;宋代家庭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郭娅;宋代童蒙教育兴盛的原因及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邢铁,门sト

本文编号:870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870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