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编纂设想
本文关键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编纂设想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 学习词典 用法
【摘要】:文章在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词典编纂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编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的设想。文章认为,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词汇教学的研究较为薄弱,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存在着词汇量小、选词立目和义项排序缺乏统计依据、缺乏针对性、缺乏对用法的说明等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编写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应密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以帮助学习者使用常用汉语词语为根本宗旨;应从语义语用特征和语体信息两方面加强对词语用法的解说;应注重释义元语言的有限性和通俗性,追求最佳解释效果;注重吸取语言学本体研究和教学与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词典的修订。文章在词目、释义、配例、修订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设计。毫无疑问,其所论述的内容与观点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也是完全适用的。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本文所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指成系列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即面向外语族的汉语学习者的、“旨在提高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能力的积极型词典”。1其适用对象,既包括外国汉语学习者,也包括国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教材、语法书和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莉;;词典编撰的研究现状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苏培成;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3 张相明;;我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发展探析[J];辞书研究;2010年03期
4 胡开宝;;国外当代词典学研究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5 安德源;易艳;;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维-汉词典编纂[J];双语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6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7 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9 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1期
10 王宗炎;评《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黄小莉;;词典编撰的研究现状概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苗力丹;;浅谈对外汉语情景教学中语言情境的选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5 李美琳;;浅谈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苏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高瑞;;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王小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同场词语附注照应指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于屏方;杜家利;;汉英动物词位派生义项的系统对比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洁;;试论新词的可接受度[J];北方论丛;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安华林;;关于汉语释义基元词的界定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玲真;;从《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看语义场理论在分类词典编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梁双;;浅论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与汉英词典微观结构[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彭军;;增加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对策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晓东;;“交费”与“缴费”[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与《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的语法对比[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易维;;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词典词汇辨析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金沛沛;;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研究——兼谈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趋势[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善来;比工仡佬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龙华;定义问答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陶镜玉;英汉否定表达比较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4 唐赛;现代汉语动态词义信息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善涛;基于《信息库》的对外汉语新词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1年
6 苏文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万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附加成分语序偏误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真;现代汉语“一V再V”格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阮氏练;越南留学生“比”字句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伟伟;对外汉语教材语素选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语境的设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崔雪梅;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的词义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王晓坤;当代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炳迢;;评《朗曼当代英语词典》[J];辞书研究;1982年03期
5 孙全洲;《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编纂中的探索[J];辞书研究;1986年03期
6 章宜华;西方词典释义类型和释义结构研究[J];辞书研究;2001年01期
7 刘江雪;两部英语学习词典对比分析[J];辞书研究;2002年06期
8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9 刘晓梅;“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Ronald Carter;刘精忠;;编写口语语法的十大要点[J];国外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旺熹;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问题研究的基本态势[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学习词典新秀的美中不足——略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J];辞书研究;2005年04期
2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礼貌原则[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章宜华;;学习词典的中观结构及其网络体系的构建[J];现代外语;2008年04期
4 罗永胜;杨劲松;;从用户视角探索英语学习词典语法标注的发展趋势——兼评历版《牛津高阶学习词典》中的语法标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徐玉敏;张伟;;《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的理论基础与体例特色[J];辞书研究;2008年03期
6 赵宁霞;;试论学习词典中例证的选配原则[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武继红;;论隐喻在学习词典中的表现方式[J];辞书研究;2010年02期
8 苏珊;;论英汉学习词典存在的六大问题[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罗益民;邹墨姝;;高级英汉学习词典中隐喻栏的设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马朝红;;一部实用的汉日学习词典——评《东方汉日词典》[J];中国出版;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丽芝;;简评《新时代英汉大词典》[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章宜华;;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与释义方法初探——英、法、汉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赵婕;;浅谈外向型学习词典的例证安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章宜华;;内向型普通词典与外向型学习词典的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红梅;;英汉学习词典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爱华;章宜华;;翻译视角的内向型英汉学习词典研究——基于“使用者论”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章宜华;;浅析中观结构网络在学习词典中的效用——兼谈学习词典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功能[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彩霞;;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用法说明栏目设计初探[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喻梅;;论学习词典对词语搭配的处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春丽;;英国学习词典发展浅析[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金霞;商务研发首部“内向型”汉语学习词典[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采访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牛津高阶”学习词典如何打造?[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3 马镇兴;《成语学习词典》热销有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马镇兴;《成语学习词典》新增亮点[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刘占锋;新时代对语汇工具书提出新要求[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宏;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君;英汉学习词典中插图的处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2 周海超;英汉学习词典插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李涛;中观结构关系网络在学习词典中的构建与表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黄一臻;英汉学习词典的错误警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葛婷婷;英汉学习词典中多义词的义项划分[D];中南大学;2010年
6 胡艳秋;袖珍型电子学习词典中用户友好环境的构建[D];西南大学;2012年
7 徐小舒;内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例证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8 周燕;语用模糊在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9 靳书兰;内向型英汉学习词典中隐喻的展现方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泓英;认知性学习词典中的形态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8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4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