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22:01

  本文关键词: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非语言交际行为 韩国


【摘要】:对外汉语教师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传达教学信息、交流情感、了解学生真实意图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教学手段。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交际之外的所有交际行为,主要有体态语、近体语、副语言、时间语言、外表形态和板书等。这些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运用可以起到突出教学重点、补充语言信息、替代语言手段所要传播的信息、以及促进师生互动等作用。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一系列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有什么意义、如何在进行汉语教学时运用好非语言交际行为,是广大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面临的思考。教师非语言交际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也会影响师生关系。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语言层面,而忽视了非语言层面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对师生关系产生的影响。在蔚山大学进行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均认为教师的眼神、动作、表情甚至衣着都对汉语学习有着明确而直接的影响,而教师语言表达的快慢缓急、抑扬顿挫等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则更为直接。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使用积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避免使用消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玉鑫;;跨文化交际学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王军;谈非语言交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3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4 马兰;对外汉语情感教学的课堂实施[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163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63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