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研究综述
【摘要】: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外对外汉语教学各有各的优势,但相比之下,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则更显著、更具吸引力-----拥有目的语环境。要对这一优势做出分析说明,那么就必须要从语言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谈起。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环境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研究现状。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基金号:20121102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国外研究现状1.1有关环境对二语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Ellis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界定中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是在课堂内外学习除母语以外的一种语言。首先是描写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其次,是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分析哪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起到促进和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祁兴华;;SNS对二语习得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9年42期
2 孟建新,张宗胜;试谈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周杰;;环境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赵晓红;;环境因素对二语言习得影响的定量分析[J];山西科技;2007年04期
5 高琦;;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6 甫拉提·司马义;;浅议环境对汉语学习的影响[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晶;;情感因素与二语习得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8 胡元江;;外语学习焦虑的表现及影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5期
9 何瑛;;论母语对二语写作的正面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5期
10 吕杰;;语言迁移现象与概念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雅蔓;胡爱新;;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听力水平对测试效度影响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黄晶晶;;朗读方式对停顿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雪松;文旭;;二语习得中的概念整合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吴慧;;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7 金阳天;;情绪波动对语声频谱的影响[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高永欣;;浅谈英国外语教育特点及其借鉴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叶李滨;;从体育专业词汇的普通化趋势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宏宇;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曹勇衡;基于阅读时间的二语习得者句子空隙处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徐璐;课堂教学中的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李力;语篇类型的及物性制约[D];厦门大学;2003年
7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9 江静;隐喻化中的源语概念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姜孟;语义迁移机制的认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顺萍;认知风格对二语习得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2 靳薇;母语思维对二语写作测试成绩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7年
3 唐雄英;从二语习得视角研究写作测试任务难度[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建伟;二十世纪价值观念对英汉新词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巩玲玲;《春秋·谷梁传》正文训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娴;网络语言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史莹娟;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秦静;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用迁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韦t ;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侯伟;词汇呈现方式对儿童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7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8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