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内偏误成因探析
本文关键词:语内偏误成因探析
【摘要】:语内偏误是二语习得的主要偏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输出的语内偏误,探究其生成原因主要分为六类:错误类推、错误理解、忽视同现限制、不完全规则运用、近似替换和迂回表达,并且对偏误生成原因进行诊断和界定,讨论各种偏误成因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740007)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从偏误生成原因分,二语偏误有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人们主要研究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并认为母语干扰是导致二语习得困难和偏误产生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1]。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语内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小兵;;学习难度的测定和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刚;;从术语看古代语文词典编纂的规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彭可;;“Do you mind smoking?”的语用变异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3 马牧原;;针对泰国中小学生适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陈荣泽;;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秋霞;;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刘秀芬;认知语言学中一组术语的对比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马玉红;;对外汉语中级听力教学中影响听懂因素的解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赖良涛;;名词化与权势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郭明;二元属性描写与英语语言教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蕊;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相明;雍和明;;题元理论与英汉词典动词句法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蕊;;法律条文与商业网站广告的功能语法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杜治国;;英语动词派生名词的前缀发音规则过度概括的实证分析和规律总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郭莉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习武;刘春阳;;汉语动词次范畴化的形式描写[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海云;张超静;毕玉德;;越南语文献中字母缩略语自动提取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行;;从“位”与“非位”谈跨学科研究方法[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马晓晨;元话语理论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康;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音段发音特征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胡寻亮;汉英二语教材文化主体性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向p芪,
本文编号:1191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9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