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日本国内的汉语能力考试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18 11:23

  本文关键词:日本国内的汉语能力考试及其借鉴意义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汉语能力考试 中国语检定 中国语交际能力测试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充实和完善汉语能力考试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从世界范围来看,日本是汉语考试制度相对发达并较为完善的地区。在完善汉语能力考试的问题上,日本国内的汉语能力考试制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Japan is a relatively developed and relatively perfect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system in Japan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Chinese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国家、民族间的友好和交流是从相互理解开始的。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是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的汉语学习者不断增多,1980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国内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在经济、文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筱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任筱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汉语学习;2001年02期

2 鹿士义,余嘉元;当前HSK中若干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探讨[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3 娄毅;朱瑞平;;关于AP汉语与文化考试——兼与中国HSK考试、日本“中国语检定”考试比较[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慧;越南留学生常用介词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红花;HSK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Ю.Б.科兹洛夫斯基;廖鸿钧;;日本哲学思想的“欧化”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4期

2 刘德有;;从“z摉涀濉碧钙餥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1期

3 宋崇;;我们离得太恅……——评日本电影剧本《东京的故事》[J];电影新作;1981年04期

4 刘天纯;;略论日本社会近代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5 陈一筠;;日本“经济起飞”的代价——介绍福武直《当今日本社会》[J];读书;1982年09期

6 莫邦富;“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再访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J];译林;1983年01期

7 司马云杰;;日本社会的新阐释[J];读书;1983年02期

8 ;播映近一年的日本电视连续剧《阿辛》[J];新闻记者;1984年10期

9 刘国瑞;片山潜生平述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10 R.米勒 ,关山;论日本的社会科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洁;;试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向近代社会事业的转型过程——析40年代国民政府的社会事业政策[A];划时代的历史转折——“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荻生茂博;;“太虚”与日本的阳明学[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刘序枫;;明末清初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野泽丰;;辛亥革命与产业问题——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日美实业团的访华[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5 梁景之;;日本社会人类学家渡边欣雄教授访谈录[A];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2000年中期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卞修跃;;历史教科书问题:战后日本国家的历史认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7 何理;;20世纪30年代日本右翼运动剖析[A];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郎维成;;“独走论”再评析[A];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9 野田正彰;;否认侵略战争与健忘及编造——九一八事变70周年寄语[A];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步平;;日本教科书问题的历史考察[A];九一八事变与近代中日关系——九一八事变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一帆;日本社会对中国的三种态度[N];贵州政协报;2000年

2 王征 段跃中;《我的日本观》在日出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日本社会福利政策变革趋势[N];中国社会报;2000年

4 陈志江 刘中奎;雅子有喜震荡日本社会[N];光明日报;2001年

5 杨伯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新民族主义”抬头[N];光明日报;2001年

6 黎常;富国里的无家可归者[N];经济参考报;2001年

7 王英斌编译;日本家庭教育现状堪忧[N];人民日报;2001年

8 华斌;自杀 日本社会的沉重话题[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驻东京记者华晓雷;日本社会治安“神话”破灭[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大连开发区医保中心 于峰 大连开发区劳务公司 马林霞;日本社会保险的种类简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2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小梅;唐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专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宾娜;日本历史上的迁都与社会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本语言现象[D];外交学院;2002年

2 唐大鹏;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艳华;日本老龄化社会和日本社会保障体系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王紫薇;大公司的经济犯罪与日本社会危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孙立成;试析《起风了》中“我”的精神纯化轨迹[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翠萍;论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演变及其历史文化原因[D];山西大学;2005年

7 皮进;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许琴芳;从外来词的吸收看日本社会和文化[D];武汉大学;2005年

9 单美玲;唐代律令制度对日本奈良时代政治体制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苑;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40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40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