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助词“着”使用偏误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3-05 23:17

  本文选题:助词 切入点:比较研究 出处:《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语动态助词"着"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留学生尤其是欧美学生在使用中出错率极高;我们将"着"与英语进行体作比较分析,认为前者具有"持续"的特征,后者具有"限制"的特征;并以此辨析"着"在使用中的偏误,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Abstract]:The Chinese dynamic auxiliary word "Zhao"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he foreign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studen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very high rate of errors in their use. The lat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restriction", and analyzes the bias of "Zhe" in use, which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sig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耀晶;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蓝;大方话中的“倒”和“起”[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2 陈广艳;动态助词“着”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J];池州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3 胡盛仑;“把”字句的正反问句式[J];汉语学习;1988年03期

4 王惠;“把”字句中的“了/着/过”[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5 钱乃荣;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6 陈月明;时间副词“在”与“着_1”[J];汉语学习;1999年04期

7 李向农,张军;“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谢英;析“已经××了和(或)正在××着”句式[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卢英顺;一部系统研究现代汉语“体”问题的著作——读《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10 黄敏;试析“VP了的时候”[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立鑫;;“着”“了”“过”时体意义的对立及其句法条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2 肖奚强;;“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英杰;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陈振宇;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复旦大学;2006年

6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娟;现代汉语动词与动量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2 崔明玉;三组持续类时间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1年

3 薛晶晶;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对韩教学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4 石兴慧;关于“V着AP”[D];延边大学;2003年

5 张亚明;汉语形容词的情状类型及句法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蕊;欧美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林卫清;表空间方向的“V着”类介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刚;现代汉语“现在”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刘催勤;印尼留学生动态助词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杨依萍;现代汉语“了”的多角度考察[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文思;;助词“着”使用偏误及对外汉语教学设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徐家祯;谈结果助词“了_3”[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韩基国;助词ガ语法功能史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4 何剑丽;;河西方言里的助词“价”[J];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时昌桂;吕泉;;《水浒传》中“X+地”结构考察[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6 胡光斌;;遵义方言的助词“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肖艳;;湘潭县方言“哒”与普通话“了”的比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1期

8 柯辛佩;表示原因、理由的接}氈省哎酯啤薄哎违恰薄哎啤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9 郑献芹;“受事+被+动”句式中“被”的词性辩析[J];殷都学刊;1995年02期

10 邱根成;サ变复合动词的助词插入用法[J];日语知识;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尚铭;;李白两咏“天姥”的比较研究[A];中国李白研究(1998-1999年集)——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杨宁一;;宗教与邪教的比较研究[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3 金冬梅;张继权;赵万智;;中、日两国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体制比较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磊;;沪港创意教学比较研究初探——关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师生来我校访学交流的几点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民才;席映辉;贾帅争;冯双利;王全立;;盐水法、微板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O型血清中抗-A,抗-B效价的比较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魏婷婷;;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对比中看高校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谢晓亮;尹晓琳;刘铭;刘玉军;;不同板蓝根种质抗病毒及抑菌效果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第二届药用植物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建明;朱亚宗;;爱因斯坦与皮亚杰认识论思想之比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N];美术报;2006年

2 记者 梁若韫;10城市比较研究 晋江力压群雄成为世界夹克之都[N];中国服饰报;2006年

3 姚伟钧;展示秦楚壮阔文明进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邓正来;“诅咒、发誓”引发的法学思考[N];北京日报;2006年

5 宋晓梦;在比较中探索规律[N];光明日报;2006年

6 穆土;总结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劳动立法一定有利于劳动者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熊宇翔;点石成金 梦想成真[N];金融时报;2006年

9 励漪;长三角·珠三角比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10 俞孝芳;“风伯”与“风祝”[N];中国邮政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论侵权法上的严格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张立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秀花;卡尔梅克语与蒙古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强;蒙特利尔银行广州分行与广东发展银行总行营业部中间业务经营管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毛汉忠;教师角色的自我认知与相关群体对教师角色期望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佳;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4 闫晓U,

本文编号:1572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572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