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和北京语音
本文选题:普通话 切入点:北京语音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摘要】:普通话测试和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明确细致的语音标准,必须对北京语音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讨论了北京语音的含义、北京语音和土音的界限;并依据北京语音实际对普通话语音标准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建议。
[Abstract]:The Putonghua test and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need clear and meticulous phonetic standards,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f Beijing pronunci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Beijing pronunciation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Beijing pronunciation and local pronunci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new ideas and suggestions on Putonghua phonetic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eijing Phonetic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72;H1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一民;VCD该怎么读——谈谈英语字母的普通话读音[J];语文建设;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昊远;;对字母词读音规范性的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2 原新梅;;字母词的收入与注音问题[J];辞书研究;2005年04期
3 周国祥;;关于字母词的几个问题[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邹振环;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5 颜同林;;“读诗会”及其诗学价值重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喜洪;;论汉语词汇中的新族群——字母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于锦恩;刘英丽;;民国时期江苏省籍文教人士对国语运动的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薛笑丛;;现代汉语中字母词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7年02期
9 许寿椿;评对拼音文字“言文一致”的误解和迷信[J];汉字文化;1992年03期
10 康言午;让汉字更好地服务于中华各民族——兼评清格尔泰教授的“汉字加拉丁字母”方案[J];汉字文化;199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贺;服饰期刊中的字母词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青;现代汉语字母词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三丽;模因论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字母词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张美景;从外来词语言二重性看现代汉语外来词的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徐伟勤;汉字部首演变与记号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常霞;字母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增顺;论字母词[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卢海滨;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王剑瑶;汉语英源外来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樊友新;历时视野里的字母词及其研究新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颖瑞;师范生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现状调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2 柳茜;从普通话测试看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5年04期
3 葛安娜;李丽明;;普通话培训方法浅析[J];才智;2009年23期
4 厉兵;普通话测试可行性分析[J];语文建设;1988年04期
5 王素珍;遵循汉语教学规律 提高普通话测试水平——赤峰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回顾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苏丹,方平,赵宏_";自我效能感与普通话测试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7 任慧群;普通话测试与文化、心理素质[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8年04期
8 张文光,李继林,赵立新;关于普通话测试中定量定性与定级的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张秋艳;《浙江人学普通话测试训练手册》的差错[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贵州;电脑测试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影响及运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卫生系统普通话测试的可行性研究调查报告[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春喜;;试论语音的模糊性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影响及对策[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兰荃;;国家通用语言规范的适用层面[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蒋伟伟;;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宁锋;;对闽方言区PSC中“二乙”特征的分析和思考[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渝光;姚一斌;杨瑞鲲;蔡彦鹏;袁耘毅;李竹屏;陈典红;;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王玲玲;;高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中几个相关环节的把握[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谢旭慧;程肇基;;普通话水平测试误差的心理分析及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乔丽华;朱青春;;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社会评估调查与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晓华;普通话测试有变化[N];四川日报;2004年
2 韩金木 林惠斌;市直芗城区公务员普通话测试结束[N];闽南日报;2009年
3 省电台记者 申红 本报记者 徐志纯;50余万人接受普通话测试[N];安徽日报;2004年
4 张黎;全省普通话测试视导工作研讨会在楚雄召开[N];楚雄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俞莹;今年53岁以下者应参加普通话测试[N];贵阳日报;2007年
6 刘昊;本市将培训来京务工人员普通话[N];北京日报;2007年
7 章海宁;普通话测试证书成了大学生就业敲门砖[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8 记者 周润健;天津:普通话不标准别想当老师[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高桂芳;教师普通话测试不达标原因分析[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10 记者 高丽敏 通讯员 徐婕妤;普通话不合格,不能当公务员[N];浙江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曙光;普通话测试系统的开发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苏丹;自我效能感对普通话测试影响的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洪小熙;蓬莱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周中兴;普通话语音测试中的目标无关性错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宏儒;浦东公务员和教师语言能力、行为和态度及其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戚建宇;普通话单字发音客观评价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陈志艳;内蒙古师范大学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伟;临沂(兰山)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吕洪雁;普通话水平测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葵;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5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5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