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竟”及其教学
本文选题:语气副词 切入点:句法结构 出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语气副词的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 ,单纯的词语释义常常导致学生使用上的各种偏误。本文以语气副词“竟”为例 ,对其句法结构、语义类型、语用规律等做了深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气副词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teaching of mood adverbs is always a difficult point, and the simple interpretation of words often leads to various errors in the use of the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modal adverb "Jing"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types of the adverb.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gmatic rul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mood adverb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银峰;;《祖堂集》的时间副词系统[J];长江学术;2010年01期
2 李素英;;测度问句中“将”类正反同义结构[J];北方论丛;2010年01期
3 宋扬;朱斌;;副词内部兼类类型和序列初探[J];学习月刊;2010年03期
4 戚国辉;杨成虎;;“最好”的词义演变与主观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萍;;《论语》疑问句的辨别和句法结构例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振羽;;南方方言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其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智慧;李冬鸽;;相对程度副词“还”与“更”辨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3期
8 李继刚;;《歧路灯》中“再”的一种特殊用法[J];文学教育(中);2010年02期
9 龙国富;;从语言接触看“复”和“自”的语法地位[J];语文研究;2010年02期
10 林松;;《盐铁论》中的语气副词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虎;;略论汉语感叹语调的韵律特征[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春贵;;试论假设复句里的关联副词“就”[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翠云 可伟;昭君出塞的故事[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周银水;教子经验遭冷落的思考[N];闽南日报;2005年
3 十七中学 魏薇;文言文翻译[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素英;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淼;构式的形成与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慧;“意外态”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丽丹;“就是”的多角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牛聪;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部分单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及用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晓传;《元刊杂剧三十种》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鸣宇;现代汉语“可X”式双音词的词汇化和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光庭;《吕氏春秋》疑问句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洛良;现代汉语“委婉、推断”类语气副词探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丹;“大约”类或然语气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10 李花子;汉韩疑问句否定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7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