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
杨寄洲
提要 本文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所涉及的语法项目,如果从句型看,实际存在着一个前后有序,由简到繁的语法序列,存在着一个语法的链,按照这个语法序列进行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符合循序渐进这一教学的根本原则,也能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否则就会使初级阶段的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陷于无序和混乱。作者提出了在初级阶段以助词“了”为分界线的观点,并对“了”前语法与“了”后语法各个项目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由简到繁,不断推进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说明了编写排序语法大纲的可能性。教材编写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排序的语法大纲是实用并且可操作的。
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语法,一种是理论语法,一种是教学语法。理论语法是从大量言语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言语的抽象,这种语法基本上是面向本国人的。学习理论语法需要老师讲解,学生要记住有关术语、概念的定义,如什么叫名词,什么叫词组,什么叫句子等,这种语法对于学习者来说,只要懂了,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一般不会靠这些语法知识去说话作文。这种语法是非程序性的,因而也不具可操作性。理论语法作为一种知识进入学生的记忆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属教学语法体系。它当然与理论语法不无关系,但是,与理论语法不同的是,它要把理论语法抽象出来的东西再具体化,再还原和重现言语事实。严格地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不是教语法,而是用语法作指导,教学生实用的句子、会话和短文。语法在教材中只是一个隐性的存在。课堂教学行为是按照语法规则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操练,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说出或写出(即生成)新的正确的句子来表情达意。对外汉语的教学语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对理论语法进行了科学的筛选和程序化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语法体系,使汉语语法真正成了一种应用性语法和程序性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应用性表现在它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起着指导作用。它是汉语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支撑,它规定着教材的科学性。课堂教学必须从言语事实入手,而不是从结构形式入手。没有言语行为,没有语境参与的语法教学就不是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也就是说,必须把一定的语法规则支撑的句子置于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是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对什么人说的,怎么说才符合交际规范,达到交际目的。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是这样一个输入程序:首先确定表达意念,再寻找相应的言语表达形式,设置相应的语境,然后按照一定的表达形式去组织句子,进行理解、操练、记忆、应用等一系列心理语言活动。例如“把”字句的教学。理论语法要讲什么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结构形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