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刍议
本文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 年第 3 期
以问题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刍议
崔永华
提要 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应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确定学科要解决的实 践和理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学 科建设应当围绕这个基本问题 ,用相应的科学方法 ,对与基本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研
究 , 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付诸实施并在实践中检验 、 。 调整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 学科建设 ; 学科方法论 一 引言 陆俭明 ( 2004) 指出 “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要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这个总的指导思 , 想 ,我认为应该是 : 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 好、 掌握好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体研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指导思想展开” 。这是一 种以解决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这里的 “问题” 有两层意思 : 一是 指学科的研究应当回答什么问题 ; 二是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难题 。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有深刻的理论背景 。波普尔 ( 1987 :184) 指出 “科学与知识的增 : 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 —— — 愈来愈深化的问题 ,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 。 ”吴元 樑 ( 2004) 说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 。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 ,既始于问题的确定 , : 又终结于问题的解决 。随着新问题的解决 ,科学研究又会进入新的过程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 正是社会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 推动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 ”孙喜亭指出 “教育学的研究对 : ( 象 ,可以说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转引自黄甫全 2003) 。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也始于和终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没有实践中需要解决的 问题 ,学科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是学科建设的前提 。不明确学科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不发 现和探究教学实践和理论上的不足 ,学科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当以 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为对象 ,用相关的科学方法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求解决方案并付 诸实施 ,在实践中检验 。学科建设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认识对外汉语教学现象 、 揭示其 中的规律以指导教学实践 ,发展和完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水平 。 笔者以为 ,陆俭明提出的 “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 “总的指导思想”正是体现了这种以 的 , 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科建设的思路 。 二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问题 ,学界专家学者见仁见智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 ,可能
44
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如果把陆俭明 ( 2004) 所说的 “怎么让一个从未学过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在 最短的时间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好 、 掌握好汉语” 理解为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 , “对外汉语 教学学科的本体研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个指导思想展开” 作为总的指导思想” 、 “ 可以理解为 “提高教学质量” 是学科的基本问题 。 简言之 ,笔者赞同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教学质量问题 。陆俭明 ( 2004 ) 进一步 说 “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一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二是要有高质量 : 的教材 ; 三是要有好的教学法 。毫无疑问 ,这三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的 、 ” 直接的条件 。同 时 ,还有其他的外围条件也影响着教学质量 。综合起来 ,我们可以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粗略 ) 地归结为图 1 ( 图中的 “策略/ 模式” 大致相当于陆俭明所说的 “教学方法” 图 1 教学质量问题系统图
45
图 1 中每一个因素都跟教学质量相关 ,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 研究 。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科的发展 : ( 1) 有利于明确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方向 。 ( 2) 有利于学科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的整合 。 ( 3) 有利于学科方法论的建设 。 三 学科建设以问题为导向 ,有利于明确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 ,由于明确了需要解决的各层次的问题和产生 问题的原因 ( 常常是下一层次因素影响的结果) ,可以使我们发现以往研究的疏漏和薄弱环节 , 使研究有明确指向 —— — 明确为什么要研究 ,使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 近二十多年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有些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 ,比如汉语习得和认知研究 、 汉语水平考试研究 。但是 ,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 ,有些方 面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比如总体的教学质量问题 、 课堂教学效果问题 、 教学方法和技巧问题 、 各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范问题等 。还有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全局性问题 , 一直没 有进入学科研究的视野 ,比如教师课时量过多 、 教学编班过大 、 学生出勤率不高等 。从教学实 践的角度说 ,这些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不解决 ,提高教学质量就可能变为 空谈 。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不来上课 ,怎么提高质量 ? 每班二十多个学生 ,如何进行 技能训练 ? 教师每周 20 节课 , 怎么提高备课的质量 ? 要提高教学质量 , 这些问题无法回避 。 其实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只是要求研究者突破传统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束缚 ,深入了解教 学实际 ,发现问题所在 ,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 ( 如教育学 、 心理学和系统的方法) 分析原因 ,找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调整教学模式 、 改善教师工作条件 、 激发学习动 机、 改进教学方法等 。 再如学界普遍关心的教材问题 。近十年来对教材的批评之声不断 。教材的问题到底在哪 儿 ? 应当请教教材的使用者 —— — 任课教师 。他们是最有资格评价教材的 , 但是他们的意见其 实并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 。教师对某些教材的评价是 “用着不顺手”教材要解决的问题是如 , 何让教师 “用着顺手”这就需要知道是什么问题导致了 , “不顺手” 。这涉及教材的体例 、 课文和 练习语料的选择 、 有效的操练和练习方式 、 语言点安排 ( 每课的数量 、 先后顺序) 和解释方式 、 课 程的时间安排等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 ,这是一个教学设计的问题 ,而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 。 用适当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应当会有大的改观 ,教材 理论的建设水平也会提高 。 当然 ,教材还有其他问题要解决 。图 2 粗略地说明了跟教材相关的问题 。 这些年来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把教学质量问题归因于教材 。这不公平 。一是这些年教材 建设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总体上有不小的进步 ,不应求全责备 。二是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很 多不是编者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 ,而是学科总体研究水平的问题 ,比如我们对教材使用情况缺 少扎实的研究 ,对教材设计的理论缺乏研究 ,对新的语言教育和教学理论和方法缺乏关注 ,有 些重要的语言现象 ,语言学家也还没有说清楚 ,等等 。三是实事求是地说 ,教材对教学质量的 影响其实是有限的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 ,同一本教材 ,同一课书 ,不同水平的两位教师教学效 果会有天壤之别 。 图2 跟教材相关的问题
46
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教材 ,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模式 ,改善办学条件 。 即使仅从教学操作的技术层面上说 , 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也不是教材 , 而是课堂教学效 果 ;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又是教师的业务水平 ,特别是教师对教学原则 、 教学方法 、 教 学技巧 、 教学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陆俭明把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作为提高教学 质量的第一个条件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 ,教师素质确实是影响总体 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需要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之所在 ,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 决问题的途径 ,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四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有利于整合学科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 有利于整合学科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 , 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 高 。图 1 说明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者说是一个质量保障体系 。这个系统是由不 47
同层次的要素构成的 。要全面解决教学质量问题 ,必须逐一解决跟教学质量相关的各分支 、 各 层次的问题 。其中每个问题的解决 ,都指向教学质量问题 。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服务于教学质 量的提高 ,同时提高学科理论水平 。 我们当前的研究体系与此不同 , 指导思想 、 课型特点 、 教材 、 课文趣味 、 教学观念 、 教学设 计、 课堂教学 、 学生数量及素质 、 学习风格等各要素之间呈现出相互分离的研究状态 。 现在的研究由于对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 , 各方面的研究没有形成相互关 联明确的体系 。因此研究虽然不乏优秀的成果 ,也对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但是由于研究成果跟提高教学质量的衔接不够明确 , 不少成果尚未整合并服务于实践 。另一 方面 ,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 ,教学本体的研究 ( 如教学模式/ 体系研究 、 教学方法研 ) 成了薄弱环节 ,教学中一些亟 究、 教学设计研究 、 课堂教学研究 、 教师行为研究 、 教师培训研究 待解决的问题尚未进入研究视野 ,这种状况难以实现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 —— — 解决提高教学 质量的问题 。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研究 ,将解决问题系统化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 ,各层次的问题关 系明确 ,研究成果易于整合 ,利于共同达成问题的解决 。这不但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教学质量问 题 ,形成一个质量保证体系 ,也可以使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 五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有利于学科方法体系的建设 确定学科问题 ,是确定学科方法的前提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先确定研究对象 ,再建立学科 的方法体系 ,而不是先确定研究方法 ,再决定研究的对象 ,像是拿着药方找病治 。因为只有明 确了要解决的问题 ,才能选择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 对外汉语教学跟汉语语言学面临不同的问题 。汉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汉语中尚未得到 正确解释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 。研究的问题不同 ,使用 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形成不同的学科 。 认识和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 ,涉及多种学科 ,所以要用多学科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要 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涉及如下学科理论和方法 : ( 1) 需要对语言能力和汉语有正确的认识 ,以确定教学的目的 、 目标 ,选择教学内容 ,科学 、 简明地描述语言要素 ,说明学生的错误类型 。这要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 ( 2) 需要分析教学对象的生理特征 、 心理特征 、 认知方式 、 学习策略 、 学习风格 。这要用心 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 ( 3)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 、 设置课程 、 设计和编写教材 、 实施课堂教学 、 讲授和学习教学 管理 、 进行教师培训等 。这要用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 。 ( 4) 要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这需要求助于现代科学技术 。 显然 ,解决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 ,不能靠其中一种理论和方法 “包治百病”而是要根据解 , 决问题的需要 ,选择相应的科学方法 。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 ,有时需要综合运用几个相邻学科 的方法 。对一个复杂的问题 ,运用多学科的方法 ,是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方法论上的特点 。 六 余论 : 解决问题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归宿 吴元樑 ( 2004) 指出 “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在发现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过程中 : 得到发展的 。这些问题的提出 、 研究和解决是哲学社会科学得以存在的生命线 ,得以发展的源
48
泉和动力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也是在不断地发现 、 、 ” 分析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 。学科创建 初期 ,学界重视研究教学实践和学科建设中提出的问题 ,涌现出一批至今仍有影响的学科人才 和可观的研究成果 ,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老一辈语言学家重视对外汉语教学 ,一是确认 “对 ( 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王力 1984 年为 《语言教学与研究》 创刊五周年题词) ,跟汉语研究不 是一回事 ,需要单独加以研究 ; 二是希望语言学从对外汉语教学中发现汉语中没说明白的问 题 ,推动汉语研究的发展 ,其中也包含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中国语言学发展动力的思想 ,表 现出他们的远见卓识 。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要有新的突破 ,也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践和理论 问题 。解决学科面临的问题 ,是学科的生命价值所在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作为一个应用性质 的学科 ,应当重视研究的 “应用性”即重视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把研究成果 , 转化为改革教学的动力 ,服务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没有引起 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 “应用”缺少跟解决学科具体问题 , 衔接的环节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 ,应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使教学和研究人员辛辛 苦苦得到的研究成果找到满意的归宿 。
参考文献 波普尔1987 真理 ? 合理性 ? 科学知识增长 ,载 《科学知识进化论 ── 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生活 ?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 黄甫全 2003 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4 期 。 , 第 刘
2000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
陆俭明 2004 增强学科意识 ,发展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教学》 1 期 。 , 第 吴元樑 2004 问题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光明日报》 月 27 日 。 , 7 张 2000 凯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 《世界汉语教学》 3 期 。 , 第 赵金铭主编 2004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 ,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 nd language ( TCSL ) sho uld be oriented wit h t he p ro blems in t he p ractice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e basic issue of TCSL is how to imp rove t he qualit y of TCSL . In o rder to imp rove t he qualit y , researcher s in t his field sho uld find t he real p ro b2 lems related to t he basic issue in teaching p ractice and use t he app rop riate app roach to find t he right ways to solve t hese p ro blems. 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 nd Language ; co nst ructio n of academic discipline of TCSL ; met ho dology ( 崔永华 100083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 ( 责任编辑 张燕来) 49
On Problem2oriented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Discipl ine of TCSL
Abstract It is argued in t his paper t hat t he co nst ructio n of t he academic discipline of
更多相关文档: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建设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建设_其它语言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建设 凌德祥 提供拙文《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及学科建设》为向世...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实践的发展,吕必松 吕必松提出“应该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 ...明显地带有以中国人的视角指称这一学科的色彩, “对外”二字无法为国外从事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三章填空题目
汉语-对外=本质属性)-其他任务 (学科理论建设、基础...简答: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95) 18. 课堂教学自身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的...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期末复习试题
4、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 词汇 和 语法 )为中心。 5、学科建设体系由(...“以理论为导向的研究”阶段 ②研究重心的转移,SLA 研究已经从描述型转向解释型...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论
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请同学们自己上台讲,不 上台...年提出“对外汉语教学”,1984 年正式确定为学科的...d. 学科建设 1978 年,第一次提出把对外国人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母语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得到了国家...语文教学学科的性质应该理解为汉 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的教学。 多年从事对外...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认识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 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 建设面临很大的问题 (1) 缺乏理论研究,由于对外汉语这门...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熟悉基本 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 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 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学科内 部...
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外汉语教学普及性等方面透析对外汉语 教学的发展趋势;以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为“第二语言 教学”, 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又可以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言专业教材“文化点”调查刍议
汉语言专业教材“文化点”调查刍议_文学_高等教育_...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广义 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突出文化教学的主线,以探索和思考文化教学的问题。 ...
更多相关标签:
对外汉语的一级学科 | 对外汉语学科代码 | 对外汉语 二级学科 | 对外汉语 |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 对外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师 | 对外汉语专业 |本文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69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