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同义词辨析——以“关于”和“对于”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8 22:21

  本文选题:“关于” + “对于” ; 参考:《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年05期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同义词辨析应当遵循简单、实用、易操作的基本原则。以"关于"和"对于"的辨析为例,我们发现内容和形式是辨析二者的两个简明高效的原则。内容上,"关于"常和"情况"搭配,"对于"常和"态度"搭配;形式上,"关于"可用于谓语动词之后和绝大部分的标题,"对于"可用于主语之后(作状语)、"对于……来说"句式和"……对于……的贡献/影响"这一标题格式。
[Abstract]:The discrimination of synonyms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implicity, practicality and ease of operation. Taking the discrimination of "about" and "as" as an example, we find that the content and form are two concise and efficient principles of discriminating the two. In terms of content, "about" often and "situation" collocation, "for" Chang and "attitude" collocation; formally, "for" can be used after predicate verbs and most of the titles, "for" can be used after the subject. Say "sentence structure and". For. Contribution / impact "this title format."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聂仁发;;“对于”百年来分布变化的定量分析[J];汉语学报;2011年03期

2 黄宇红;;“对于”句的考察和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5期

3 陈卓;;介词“对于”来源新探[J];理论界;2010年04期

4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5 张世才;谈谈“关于”与“对于”[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李德鹏;;介词“关于”的形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聂仁发;宋静静;;“关于”式话题句考察[J];语言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瑾钰;;试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廖洁;;试论转换生成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隆超;;对外汉字教学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吴卓然;;形声字声旁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赵婧;;浅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释词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王硕;;简析词与短语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7 程润娇;;“V着V着”格式中动词的选择限制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徐威;;韩国留学生使用连词“还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9 脱傲;;时间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句法语义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脱傲;;频度副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海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定位与“管用、精当、易学”——以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了”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臧璇;;从“效果”说起[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潘s銀N;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卜雅娜;明清以来汉语介词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刘立成;现代汉语限定性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凤兰;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唐莹;留学生汉语动量词习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文成;越南学生汉语“是……的”句式的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白克宁;越南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黄平飞;蒙城方言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王志军;基于认知的现代汉语双宾句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复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丹;高等HSK作文中复句使用研究及教学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紫玉;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教学语境设计刍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毅;确定同义词的几个基本观点[J];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01期

2 Charles N.Li;Sandra A.Thompson;李谷城;;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J];国外语言学;1984年02期

3 石定栩;;关于“有标记”的歧解[J];当代语言学;2006年01期

4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5 yそ〈,

本文编号:1863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63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