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义位组合中的选择理据

发布时间:2018-05-11 03:38

  本文选题:义位选择 + 对外汉语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1期


【摘要】:词语的组合不但要合法而且要合情,这里的"情"就是词语的义位选择关系。这种选择关系隐藏在表层句法结构之下,通过转换直接投射到语言形式的表层,形成具有真值的交际符号链。对于操母语的语言使用者来说,这种选择关系是一种内在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习得的潜规则。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如果能将义位选择理据贯穿其中,势必缩短第二语言学习者正确进行语义组合的过程。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should be not only legal but also reasonable. The selection relationship is hidden under the surfac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is directly project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language form by transformation to form a communication symbol chain with truth value. For native speakers, this relationship of choice is a kind of inherent language ability, language users can hardly feel its existence, but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t is a hidden rule that requires long time to acquir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f the motivation of semantic choice can be ru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rrect semantic combin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will be shortened.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慧;崔岩;;标志符号和语言的隐喻认知推理过程相似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王雪孺;;《雪夜林边驻脚》的认知文体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王亚蕾;柳淑英;;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比较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陈小明;;浅释隐喻的语用意义[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张晟;;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内部语义结构的认知理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吴宪忠;朱锋颖;;隐喻理论多维思考[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8 刘富丽;;邓恩爱情诗圆形意象的隐喻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毛海燕;;现代汉语语法隐喻研究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10 吴妍婷;;隐喻的跨文化认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仁强;;汉英词典词类标注与译义的对称性研究——兼评《ABC 汉英大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译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2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苏岚;;四种隐喻意义结构下的隐喻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治敏;俞士汶;;n-n三字隐喻研究[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竹屏;;普通话水平测试在语言测试中的共性与个性[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姚喜明;毛瑞蓓;;概念整合与动物习语的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2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4 苏畅;汉语名词性隐喻的计算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杨芸;汉语隐喻识别与解释计算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8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段运冬;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雪;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婷华;汉语多义词的认知阐释及教学策略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微;汉语“吃”的隐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玲;英语阅读中隐喻的认知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刁徐君;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言语交际的经济性[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姜莉;虚拟语气表达方式的认知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蔡花子;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对比[D];延边大学;2009年

8 郑坚;英汉隐喻的对比及翻译[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牛文慧;汉语访谈节目中的批评性隐喻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园;英语过去时态多义性的认知与语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2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72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