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急转弯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脑筋急转弯 + 分类 ; 参考:《衡水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脑经急转弯作为母语使用者的语言游戏,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依据脑筋急转弯的构建机制,将其划分为语音类、语义歧义类、字谜类、所指类、语义指向类、结构歧义类、诗词熟语类和语境类八大类,并将每一类脑经急转弯的建构机制进行拆解以有效将涉及的语言单位或者语言使用的方式、手段等转移至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一方面,便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重难点,如字音、字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等的教授,另一方面,使得教学形式丰富而活泼,利于学生接受.
[Abstract]:As a language game for native speakers, the sharp turning of brain channels is common in daily life.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brain teaser, it is divided into eight categories: phonetics, semantic ambiguity, puzzles, reference, semantic pointing, structural ambiguity, idiom and context. And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each kind of brain sharp turn is disassembled to effectively transfer the language units or the ways and means of language use to the classroo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n the one hand, it is convenient to teac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uch as pronunciation, shape, homonym and polysemous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it makes the teaching form rich and lively, which is favorable for students to accept.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立萍;;赵元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之贡献[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02期
2 唐洪亮;;类词缀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4年02期
3 毕惜茜;陈小明;;侦查人员讯问语言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罗莹;;网络新闻标题歧义的类型及成因[J];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5 胡荣华;;论话语修辞谋划的五个要点——以《触龙说赵太后》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褚艳;;判断词“是”的共时与历时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余小庆;;《颜氏家训》中的“NP+多+VP”结构[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8 梁嘉乐;;广州话与普通话三字格重叠变式形容词比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9 唐厚广;周晓彦;;语素辨识若干问题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10 吴冰沁;;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词汇学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姝;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黎明;汉语基本字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原媛;军语四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蒋协众;湘方言重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玲;维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6 仇云龙;现代汉语隐性否定载体使用条件研究:语言顺应论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韩忠治;《农政全书》词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悦;中韩目的复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慕海珑;对韩初级汉语教学中的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裴氏秋琼(B(?)i Th(?) Thu Qu(?)nh);越南学生习得汉语存现句的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尚春红;《汉语口语习惯用语教程》教材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艳霞;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字形课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婷婷;现代汉语对象宾语一系动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栗健;汉语成语的语义系统及其运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冯佩雯;中学生汉语母语书面表达中助词偏误问题及教学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路;留学生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偏误及习得情况考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张渝敏;面向菲律宾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五十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1期
2 郑艳群;关于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3期
3 崔宁;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8期
4 李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地区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召开[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5 郑艳群;;课堂上的网络和网络上的课堂——从现代教育技术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6 于克凌;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J];人文杂志;2001年05期
7 张恒军;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东北分会召开东北地区第二届学术研讨会[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1期
8 舒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9 王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定位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8期
10 罗丽;语体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文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春秋;;关于研发对外汉语教学教具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莹莹;;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马国彦;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琐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高雁;对外汉语教学前景广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李润新;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走自主创新之路[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了”的用法与对外汉语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永涛;语文新课改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孔军;儿化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陶国霞;浙江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璐;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分析与建议(2001年-2010年)[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佳;博客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袁宵;对外汉语教学引入流行文化元素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瑞杰;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整合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8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2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