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德国举行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暨第七届现代汉语教学年会

发布时间:2018-06-05 16:31

  本文选题:现代汉语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4期


【摘要】:正 1992年10月7日至10日在德国海德堡举行了题为"初级阶段过后的汉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由德国、奥地利、瑞士汉语教学协会、海德堡大学汉语系及海德堡国际科学论坛共同组织。出席本届研讨会的有来自德国、日本、独联体、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挪威、澳大利亚、比利时和中国海峡两岸的近70位专家、学者,其中有24位向大会提交并宣读了论文。本届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语言课组织、教材、教学法等问题。海德堡大学汉语系负责人魏格琳教授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标准问题。她指出,解决这个问题是有效地组织汉语教学,确定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的前提。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在他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北京语言学院对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和中国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发展和现状,并论述了跟教学改革有关的一些问题及中国中高级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Abstract]: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entitled "Teaching Chinese after the Primary stage" was held in Heidelberg, Germany, from 7 to 10 October 1992. The seminar wa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German, Austrian, Swiss Association for Teaching Chinese,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Heidelberg University and the Heidelberg International Science Forum. The seminar was attended by nearly 7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Germany, Japan, CIS,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Italy, Switzerland, Norway, Australia, Belgium and China. Twenty-four of them presented and presented papers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This seminar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content, language course organization,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in the advanced stag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Professor Wegelin, head of the Chinese Department of Heidelberg University, raised the question of the division and standard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the beginning, middle and advanced levels. She points out that solving this problem is a prerequisite for effectively organizing Chinese teaching, determin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compiling textbooks. In his special report, Professor Lv Bisong,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introduced the division of these three stages in the Beijing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middle and higher levels in China. It also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iddle and advanced Chinese teaching.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清常;;柳暗花明又一村——重视近代汉语研究是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2期

2 钱道静;;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改革探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联邦德国召开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4 周丽萍;现代汉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5 程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三次汉语教学讨论会简况[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1期

6 尚捷敏;;简谈电大现代汉语教材的体例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02期

7 秦海燕;;漫谈现代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8 杜文霞;;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徐秀芝;略论高校现代汉语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郑军;;谈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的由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张普;现代远程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萍;对外汉语教学图书出版纵览[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6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7 张若莹;更新与提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9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静;对外汉语教学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1982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82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