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
本文选题:声调特征 + 声调和语调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摘要】:本文针对留学生学习汉语中出现的“洋腔洋调”,归纳出两类带有普遍性的声调错误:阳平和上声的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的混淆。并从剖析错误的原因入手,结合目前已有的汉语声调和语调研究成果以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实践,讨论了汉语单字调和语流中声调实际音值的较大差异,进而提出汉语声调特征教学的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wo kinds of universal tone errors: the confusion between Yangping and Shangsheng, and the confusion between yin and disson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ese tone and inton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actual tone values in the Chinese monologue harmonic flow. Furtherm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ssumption of Chinese ton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whi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安红,陈明,吕士楠;基于言语数据库的汉语音高下倾现象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浩杰;杜利民;付跃文;;韵律块基频曲线的优化及规则[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1期
3 覃凤余;王丽娟;余瑾;;在桂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错误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王琴;普通话学习中的方音现象及辨正方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王功平;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双音节上上连读调偏误实验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王茂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韫佳;轻声对非轻声音节调域的调节[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韫佳;;阳平的协同发音与外国人学习阳平[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宫本幸子;;日本人学习汉语声调[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3 钱玉莲;;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之实验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4 郑玉玲;鲍怀翘;;蒙古语三音节词韵律模式[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权英实;;普通话句子重音的语调体现[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韫佳;初敏;贺琳;冯勇强;;语句中双音节韵律词重音感知的初步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初敏;;韵律研究与合成语音的自然度[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陈肖霞;李爱军;孙国华;;面向言语工程的语音研究[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陈明;王安红;肖娜;郭丽芬;吕士楠;;普通话中相邻两音节音高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肖娜;王安红;陈明;郭丽芬;吕士楠;;语音库中“ba/da”音节的音高和音长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如东;汉语方言的语音差异对修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章森;基于SC文法的文语转换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年
3 张大军;汉语文语转换系统HJ-TTS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4 张鹏洲;文语转换系统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5 苏庄銮;情感语音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张盛;汉语语音情绪识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坎楞·达忠巴(MISS KWANREAN TACHUMPA);汉语与泰语的声调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小丽;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3 傅氏梅;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与发音偏误[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陈春艳;汉语普通话轻声的语音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虹;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及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娟文;上海普通话和普通话韵律特征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包明真;关于重音在不同朗读风格中的分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张晓丽;[D];浙江大学;2004年
9 阮吕娜;汉语疑问句语调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谭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语音合成韵律学习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孔江平,吕士楠;汉语双音节调位的矢量量化(VQ)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2 王蓓,杨玉芳,吕士楠;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声学分析[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4年01期
3 吕士楠,齐士钤,,张家 ;合成言语自然度的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桥本万太郎,吴新华;汉语调值的纵横两个角度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陆致极;;关于“非线性”音位学(下)[J];当代语言学;1985年04期
3 王士元;刘汉城;张文轩;;声调的音系特征[J];当代语言学;1987年01期
4 张玉来;;近代汉语官话入声的消亡过程及相关的语音性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刘援朝;;北京话与四周邻近地区四声调值的差异[J];语文研究;1991年03期
6 陈忠敏;上海地区方言的分区及其历史人文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郝恩美;《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评介[J];汉语学习;1994年02期
8 沈炯;汉语音高系统的有声性和区别性[J];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02期
9 张晓东,张建新,韦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汉语声调判决[J];皖西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毛世桢;上海话连调组的语言学相关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安红;吕士楠;陈明;张连毅;;汉语语流中的声调音域低音点[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陈虎;;汉语语调的音系结构与表征刍议[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3 杨莉莉;徐柏龄;;汉语耳语音声调识别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谈判中的有效表述[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金宏;基于音节的汉语连续语音声调识别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燕琳;汉语连续语音三字词基音提取及声调识别[D];吉林大学;2004年
2 章萱;长沙方言轻声的语音和音系特征[D];湖南大学;2005年
3 曾婷;汉语湘乡方言阻塞音清浊与调域的关系之优选论解释[D];湖南大学;2005年
4 陈艳华;婴儿呀呀语偏向目标语之音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陈立娟;益阳方言轻声的语音学与音系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6 胡伟;汉语常德方言轻声的语音描写及非线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0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08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