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外汉语教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Abstract]:It is the quickest and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train the master studen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e training condition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s not satisfactory.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conditions that a qualified teacher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poss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opinion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urse selec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三)[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时成伟;;第二语言习得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文学阐释及其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袁云;;“什么是A?”与“A是什么?”的区别及教学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蒋珠铸;;“千万”与“万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体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乔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刘华;;“身体”视域下的英语教学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王丽;;情境体验——论对外汉语成语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吴明亮;路艳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马牧原;;针对泰国中小学生适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乌凤兰;王磊;;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交际化的尝试[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张宝玲;;试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效性[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李嘉郁;;关于当前华语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章石芳;族群文化认同视野下菲律宾华族移民母语教育发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6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郝晓丽;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马春霞;背诵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9 徐敏;泰国汉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顺芬;泰国清迈大学汉语专业总体设计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美玲;;声乐演唱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材研究综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杨秀华;;学科确立时期的对外汉语课程设置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吴成年;;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课规范化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3期
4 肖钟;;燕东园内访邓懿[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5 杨丽姣;;云南省语言学会举行“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1期
6 李泉;;分析缜密,总揽全局——读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7 红印;;第二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1期
8 郑懿德;;对外汉语教学对语法研究的需求与推动[J];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04期
9 亓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陈作宏;;书面表达训练是有效避免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脱节的关键[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亮球;孙世明;王静波;;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刘继领;;对上海体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韩艳;荣建;秦焕美;;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初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莫美兰;梁国明;林长春;;香港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胡锡琴;;对中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发扬“六敢”精神 扎根基层干事业[N];贵阳日报;2009年
2 记者 代晓明 欧阳敏;6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挂职锻炼[N];自贡日报;2005年
3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5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6 廖前锋邋特约记者 马胜伟;理工大学500名研究生瞄准战场需要提升素质[N];解放军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王握文 记者 曹瑞林;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N];解放军报;2001年
9 通讯员 汪盛颜;安工大学子以11项专利获殊荣[N];安徽日报;2010年
10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7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体育管理(方向)教育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吴彩霞;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工科硕士生课程设置探讨[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建锋;甘肃省属高校工科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敏娟;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郝红梅;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冉孟华;甘肃省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波;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海燕;我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讨[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43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4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