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母语负迁移对日本留学生学习语气词“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08 13:50
【摘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来看,语气词是一个教学难点,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容易产生偏误,而偏误的来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母语负迁移角度对日本留学生学习语气词"呢"的偏误进行分析。
[Abstract]: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odal words are a difficulty in teaching. Foreign students are often prone to error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m, and the source of error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errors of Japanese students' learning mood word "er" from the angle of negative transfer of their mother tongu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晶凝;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刘顺,薛维哲;试论现代汉语的语气和句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丁雪欢;;初中级留学生是非问的分布特征与发展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4 康亮芳;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李秀;试论现代汉语的疑问句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彦;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定;;枞阳方言被动标记“着”的历史来源及其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郑晓雷;与“异态”有关的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3 齐沪扬;张秋杭;;“是……的”句研究述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杰;试论现代汉语状语的情感功能[J];甘肃高师学报;2005年01期

5 朱敏;祈使句“你/你们”主语的选择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6 干红梅;语调辨析在中级汉语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7 李惠瑛;汉语中委婉语言的表达[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8 徐晓燕;英语是非问句疑问标示元的功能[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朱敏;“您”主语祈使句的标记性表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杰;现代汉语动态状语和静态状语的语用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敏;;现代汉语祈使句“你/你们”主语的选择制约因素[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小燕;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对句子表述性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2年

2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许国萍;现代汉语差比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8 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岩;英汉情态助动词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功平;副词“倒”与“却”的对比语义、语气及相关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钱益军;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红;“侥幸”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廖崇阳;语言中的主观性与“吗”字问句[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6 丁淑娟;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7 曲红艳;反诘语气副词的功能考察[D];延边大学;2004年

8 管玮;[D];浙江大学;2005年

9 丁婵婵;反诘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宁;价值判断语气副词表达功能中的锚定效应[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泽祥;现代汉语后缀语助词的数排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史金生;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3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4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2期

5 赵果;初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吗”字是非问的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1期

6 李大勤;“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6期

7 金立鑫;关于疑问句中的“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8 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9 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J];语言研究;2001年02期

10 傅由;小议语气助词“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建丰;以英语为母语者对汉语疑问句的习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晓曙;;英语国家留学生(初中级)的省略偏误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2 汪翔;张小克;;中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把”字句习得偏误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曹筱萍;陈璇;;语用失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周敏;;英汉词汇表达习惯的差异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交互动词偏误分析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张金花;;韩国留学生初级汉语受母语语序主宾谓的影响偏误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7 张静梅;;普通话鼻边音的失误与教学对策[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8 李睿;;中亚学生学习助词“了”的偏误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12期

9 张宝林;;外国人汉语句式习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2期

10 李冰;;词形影响日本学生汉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魏志成;;汉语句型系统的解构与重构提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6 林建平;方姣婷;;游走于|捣窖杂肫胀▕q之晸:起始阶段语音习得的几个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王功平;;印尼留学生普通话平/翘舌辅音发音与元音关系[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振忠;普通话学习中的 高原期成因及对策[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瑞泰;日语汉字词与对日汉语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鸿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丽;中美时间交际中的文化负迁移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宁红;试论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的本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华志全;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陈翠珠;越南语语调对学习汉语语调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玄美兰;日本学生汉语“了”字句习得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4年

7 孙玉洁;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迁移[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丽;论韩语汉字词对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朴祉泳;韩国学生汉语反义词学习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10 裴立杰;中日常用汉字形义的异同及其对两国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正负迁移作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30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30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