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隐性课程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3 07:50
【摘要】: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和教学活动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潜在的教育经验(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心理层面的某些内容发生改变。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隐性课程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调规划和优化发展,创造最佳的对外汉语教学环境,从而使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得到普遍提高。
[Abstract]:Recessive curriculum is the non-open and potential educational experience (including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that schools transmit to student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rough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material, cultural, social structure)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t changes some contents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level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n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on hidden curriculum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create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he coordinated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nd recessive curriculum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enerally.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铭;;初级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先语后文”辩证[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池昌海;亟待规范的书写形式:拼音字母缩写(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姜国权;商务汉语教材的出版现状与对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常大群;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初探[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蕴;从隐性课程的视角看师生关系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顾婷;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魏薇;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课型设置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静嫣;对外汉字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钟文艳;对外汉语视听教学及其教材的分析与探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易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汤桂珍;留学生汉语口语自我修正策略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刘小娥;现代汉语复合式合成词理据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招玲;初级对外汉语口语课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调查与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黄亚武;“V着”存现句的动画教学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13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13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