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祈使义句教学
[Abstract]:Modern Chinese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declarativ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A type of sentence is the most basic and commonly used means of expressing a mood (such as interrogative mood). Therefore,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and master these basic expressions. However, in actual speec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entence categories is not clear, and they show a very complex cross-relationship. This can be manifested as: a meaning can be expressed in different sentence categories, the same sentence can also express different syntactic meanings.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no neat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one and function. For exampl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tate a fact: (1) can't I take care of myself when I am my age? Zhu Ziqing: shadow 1.The content of the statement is expressed in a interrogative tone. For the sake of discussion, we refer to the set of different sentence types which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as semantic sentenc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sentence types that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mood. This leads to declarative, interrogative, imperativ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s. The imperative meaning is more often expressed by other sentence types than the declarative meaning, interrogative meaning and exclamatory meaning. How to teach the Chinese imperative sentences, which are often used by the Han people in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to suit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he scene in a more clear and easy way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teaching focu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This article tries shallow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星娜;;话题标记与句类限制[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2 周璇;;插入语“要不然”和“这样吧”的比较[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3 韦学纯;;水语的句末语气词[J];民族语文;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雒自清;张艳红;;汉英翻译中主辅变换的类型[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颖;;带有“是不是”的疑问句的祈使用法[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李颖;池毓焕;;汉英机器翻译中要素句蜕变换初探[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熊亮;;HNC理论下对“得”的理解和处理[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林杏光;;为NLP创立模式,用HNC研究汉语[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颖;;汉英机器翻译中要素句蜕处理初探[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晋耀红;;汉语句蜕处理[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刘智颖;雷静;苗传江;;以HNC句类体系为指导的现代汉语句库建设[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艳红;;英汉互译中的过渡处理[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雒自清;郝惠宁;温锁林;张克亮;;几种汉语移位现象的HNC研究[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林小明;标示式语言的误区[N];海南日报;2000年
2 杨子忱;长春方言[N];吉林日报;2005年
3 梁朝文;布依语汉语语气和语气词对比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常俊之;元江苦聪话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康忠德;居都仡佬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余金枝;矮寨苗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宇凤;汉语语用偏向问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常颖;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增霞;疑问祈使句[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都仁;关于蒙元时期蒙古语动词祈使式的蒙式汉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洪勇明;汉哈疑问表达形式对比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海霞;汉语普通话情感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彭戴娜;新闻标题语法特点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7 丛莉;汉语普通话口语语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千驹;汉语定中结构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爱红;“来着”的意义和用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郑晓雷;领悟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1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