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嵌有数字的成语——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
[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culture. Taking the idiom containing the number "one", "three" and "nin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the non-number concept of these numbers in the idiom, and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hese meaning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se numbers express the meaning beyond the mathematical concept, some from the historical allusions, but more from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number itself i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ulture.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directions of these numerals in Chinese can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se idiom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only from the language point of view.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宁宁;家园彷徨:《憩园》的启蒙精神与文化矛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2 黄奕霖;先秦的“言意之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吉海虹;浅析《红楼梦》中回目的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张红艳;试评《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琳;数字的修辞功能及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殷莉;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许晓莉;英、汉委婉语[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王葆华;同动式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李先华;《说文段注》词义考释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建震;;周代社祀与西周社会秩序的建立[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宇帆;;浅议电影片名中英互译中的文化传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孙芳琴;;中西修辞语用中的饮食文化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俞志慧;;《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王海波;刘颖;;凤凰的动物学原形探寻[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6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许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曾腊梅;;称谓词“奴”的变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德鑫;;数字“七”的文化内蕴[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诚挚;中医学的思维模式[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鞠宝兆;《内经》藏象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3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殷;命门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傅海燕;《黄帝内经》首见医学词汇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10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满祥;澳门黑社会秘密语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钟建玲;英汉文化词语对比[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阎伟;原始思维对《老子》和《庄子》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珂;中英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秀娟;英汉“中间阶段”情感的隐喻概念对比[D];延边大学;2001年
9 吴秀荣;《说文解字》表情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惠敏;英汉敬谦语跨文化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运香;塞尔的隐喻理论与汉英数字文化内涵对比[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绂;;浅析嵌有数字的成语——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4期
3 张红运;数字与时空──古老数字的文化内涵[J];汉字文化;1999年03期
4 姜波;;神奇的数字“三”——中国驰名商标社会语言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6期
5 周玲;;从数字解析中英文化[J];武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马晓萍;;汉阿数词应用对比[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7 靳蕾蕾;;浅谈含数字的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申锦莲;试议英汉习语喻体的文化内涵[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陈琳霞;英汉语数字修辞的对比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怡玲;;简析英汉数字文化内涵的异同[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康震;引导理性、学术地研读[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张生;通天塔为什么修不起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博导);瑕不掩瑜的优秀辞书[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顾俊文;民谚乡俚请留步[N];保定日报;2008年
5 熊建;字,你今天写了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彭勇;《土生说字》全卷本系列丛书面世[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蔡恩泽;e时代的“另类产物”[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萧家成;语言的记载和诠释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记者 项铮;中医术语翻译将有统一标准[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陈文安;本土化与国际广告翻译[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习文;古天文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3 徐志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语言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皓宇;数字的文化内涵意义与翻译[D];中南大学;2006年
2 陈华琴;现代汉语惯用语及其文化内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学凯;山东谚语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朴悦嘉;《史记》亲属称谓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王玲;论汉英语颜色词文化差异及其文化接触[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焦建新;汉语、泰语亲属称谓及其文化内涵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7 高奎莉;体育新闻标题修辞现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米法利;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郭开创;汉语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秀利;中成药名语言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4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48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