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多维考察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03
【参考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邢福义;;汉语里宾语代人现象之观察[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舟;成都话数词的几个语法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期
2 李瑛;名词表数的认知隐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3 吉仕梅;表起迄范围的复合介词结构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7期
4 李敏;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赵永亮,廖冬梅;汉维语双重否定句对比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1年02期
6 王立;北京话儿化成分的语义特点及语素身份[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4期
7 颜红菊;动宾结构“VN”和潜存动宾关系的“V的N”[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高明乐;题元角色与题元角色理论[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9 张公瑾;;傣语指示词和汉语“者”字关系探源[J];民族语文;1983年04期
10 王莉莉;“指称性主语、陈述性主语”分类质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会;;试论“不大+V/A”句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跃珂;;汉语的“重复”与英语的“Repetition”[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娄宝翠;[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小东;句法规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高航;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7 陈淑梅;鄂东方言的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林晓恒;魏晋至唐基本方位词语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振伟;现代汉语临时量词和专用量词的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蕾;英语AS…AS…同等比较结构的研究及其汉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劳R,
本文编号:2539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3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