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

发布时间:2020-12-21 12:46
  由“到”义动词“上 /下”构成的动宾组合在语义及组合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一些细微的差别 ,尤其是“下”与宾语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表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认知角度探讨两组动宾组合语义的不同 ,归纳出“上 /下”五种不同的认知模式 ,同时对两组动宾组合进行了“上 /下”互换测试 ,目的在于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上 /下”的教学问题 

【文章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上+处所词”和“下+处所词”的用例及其分析
    2.1“上+处所词”和“下+处所词”列举与辨似
    2.2两组动宾组合与“去/来”的组合
    2.3两组动宾组合与“到”的组合
    2.4数字状语对两组动宾组合的制约
三 两组动宾组合语义的认知分析
    3.1认知模式Ⅰ
    3.2认知模式Ⅱ
    3.3认知模式Ⅲ
    3.4认知模式Ⅳ
    3.5认知模式V
    3.6五种认知模式在“上/下+处所宾语”用例中的应用示意表
四 “上”和“下”的互换及相应的语义变化
    4.1关于用“上”替换“下”
    4.2关于用“下”替换“上”
五 教学中的对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词+上”和“动词+up”的对称与不对称性研究[J]. 朱雨婷,董银燕.  戏剧之家. 2020(05)
[2]“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现象研究[J]. 赵玥.  绥化学院学报. 2019(02)
[3]对外汉语教学中“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知探究[J]. 郝明惠.  语文学刊. 2015(14)
[4]认知语法视角下的“上/下+NP”构式[J]. 张春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5]“下厨”的来源探析[J]. 刘洋洋.  金田. 2014(07)
[6]时空概念对“上/下”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内在制约[J]. 范立珂.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2)
[7]对“上+处所宾语”句式的调查研究[J]. 黄岩.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8]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 李思旭,于辉荣.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02)
[9]“到+NP+VP”中“到”的性质及相关问题[J]. 马显彬.  河西学院学报. 2011(04)
[10]“上”、“下”动词性组合语义构成多样性考察[J]. 杨子,彭兴旺,周东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博士论文
[1]“上+X/下+X”极性镜像构式研究[D]. 李维滨.苏州大学 2015
[2]近代汉语复合趋向动词句法语义研究[D]. 杨宇枫.北京大学 2013
[3]位移事件的表达方式研究[D]. 范立珂.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汉语词语的时空域及喻域研究[D]. 顾倩.南开大学 2013
[5]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 阮氏黎心.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 胡晓慧.浙江大学 2010
[7]汉语空间极性词组配研究[D]. 刘甜.暨南大学 2010
[8]宋元话本动词语法研究[D]. 李来兴.复旦大学 2010
[9]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研究[D]. 李春享.吉林大学 2009
[10]中日移动动词的认知语义学对照研究[D]. 吕春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基于语料库的兼类词“下”的用法偏误分析[D]. 刘苏伟.安阳师范学院 2020
[2]韩国学生习得“V+上”结构的偏误分析和教学建议[D]. 王银桥.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3]留学生动词“上/下”义项习得顺序的实证研究[D]. 张志玲.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4]论补语“上/下”句法同构现象及其语义分析[D]. 汤彬.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英汉运动事件中方向语义的表征对比[D]. 欧阳秋芳.华东理工大学 2016
[6]动词“上/下+NP”结构的习得研究[D]. 胡夏青.江西师范大学 2015
[7]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语方位隐喻“上”、“下”对比研究[D]. 林超昊.福建师范大学 2015
[8]汉韩复合移动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 朴金凤.南京师范大学 2015
[9]现代汉语“上”和越南语TR(?)N、L(?)N的对比考察[D]. 利春明.浙江大学 2014
[10]《朱子语类辑略》方位词研究[D]. 蔡思杨.苏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29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29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