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中高级阶段东南亚学生现代汉语常用“XA就B”式复句习得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6 19:21
  本文结合认知语用理论对现代汉语常用“XA就B”式复句的六种句式(“一A就B”、“不A就B”、“光A就B”、“刚A就B”、“才A就B”和“还A就B”)进行习得偏误研究,对云南师范大学150名中高级阶段东南亚留学生进行了测试,并从该类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此外,结合语料库的自然语料,从该句式强烈的主观性、超前夸张性、与时量的紧密结合以及在交际认知中体现的关联性等多角度进行偏误分析研究,最后针对调查统计和偏误分析情况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文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以及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第二章:现代汉语常用“XA就B”框式结构复句用法及特征分析分别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不A就B”、“光A就B”和超前夸张句式(“才A就B”、“一A就B”、“刚A就B”和“还A就B”式),并对超前夸张体现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中高级阶段学生习得“XA就B”式复句习得调查与偏误分析包括:中高级阶段学生习得“XA就B”式复句习得情况数据调查分析、语料库中自由语料中该句式的使用及偏误统计情况,在偏误分析方面,包括各句式语义项用法偏误情况...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本体研究
        二、对外汉语方面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框式结构及“XA就B”式复句
        二、主观性与主观化
        三、超前夸张句式
        四、有关二语习得理论
第二章 现代汉语常用“XA就B”框式结构复句用法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现代汉语常用“XA就B”框式结构复句概述
        一、现代汉语常用框式结构复句“XA就B”语义功能
        二、现代汉语常用框式结构复句“XA就B”的语用功能
    第二节 现代汉语常用结构复句“XA就B”特征分析
        一、“不A就B”式复句特征分析
        二.“光A就B”式复句特征分析
    第三节 超前夸张句式特征分析
        一、超前夸张式的基本句式类型
        二、超前夸张式的特征
第三章 中高级阶段学生习得“XA就B”式复句习得调查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 中高级阶段学生习得“XA就B”式复句习得情况数据调查
        一、测试对象与数据的调查
        二、测试问卷的编制
    第二节 “XA就B”式复句使用及偏误数据统计
        一、测试卷语料中的“XA就B”式复句语义项使用与偏误统计
        二、自然语料中留学生使用“XA 就 B”式复句情况统计
    第三节 偏误情况分析
        一、“XA 就 B”式复句测试卷中的语义项使用偏误分析
        二、“XA 就 B”式复句自然语料中的偏误分析
    第四节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XA就B”式复句偏误原因分析
        一、汉语本体方面
        二、“学”的方面
        三、“教”的方面
第四章 “XA就B”式复句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重视语义、语用相结合的教学
    第二节 教材编排与自然习得顺序相结合
    第三节 结合习得顺序,分层教学、对比讲解
    第四节 科学设置练习题,精讲多练
    第五节 适当地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反预期格式“还X就Y”[J]. 王勇.  语文学刊. 2014(13)
[2]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J]. 李青.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 邵敬敏.  中国语文. 2011(03)
[4]汉语中介语介词性框式结构的偏误分析[J]. 黄理秋,施春宏.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0(03)
[5]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J]. 邵敬敏.  世界汉语教学. 2007(04)
[6]汉语焦点理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应用[J]. 赵清永,孙刚.  语言文字应用. 2005(S1)
[7]略说汉语主观量——以副词“才”、“就”为例[J]. 王群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8]论现代汉语功能句型[J]. 温云水.  世界汉语教学. 2001(04)
[9]说“一 A 就 C”[J]. 王弘宇.  中国语文. 2001(02)
[10]超单句偏误引发的几点思考[J]. 王绍新.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04)

博士论文
[1]现代汉语焦点标记词研究[D]. 刘林.复旦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汉泰语副词“就”和“Kor”与“才”和“Peung/Jeung”对比[D]. 张顺美.复旦大学 2010
[2]现代汉语“一……就……”句式探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D]. 苑艳艳.山东大学 2008
[3]夸张的认知研究[D]. 胡华林.南昌大学 2005
[4]“还A就B”超前夸张句式研究[D]. 张望发.延边大学 2003
[5]留学生使用汉语复句的偏误研究[D]. 幸江涛.暨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61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961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